宁安市工业经济状况,安宁市主要产业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1年前 (2022-11-30) 教育 164 3

介绍:

黑龙江牡丹江的海林市和宁安市哪个经济发展好?

我感觉,宁安发展好点,它是鱼米之乡,农作物也特出名,大蒜,西瓜,香瓜,是宁安的三大宝,海林又没工业又没农业所以我感觉还是宁安发展的好点

河北的工业状况介绍

河北省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实现1702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18.9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8874.9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5932.8亿元,增长11.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7:54.3:33.0调整为13.0:52.1:34.9。人均生产总值24283元,增长9.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310.5亿元,比上年增长38.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764.9亿元,比上年增长18.1%。 进出口总值完成296.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2.9%,其中出口总值156.9亿美元,下降34.6%,降幅分别比上半年收窄0.6和1.4个百分点。加工贸易不断向好,完成出口28.5亿美元,下降15.4%。 财政收支保持增长。全部财政收入达2018.1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66.2亿元,增长12.5%。财政支出2311.8亿元,增长22.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18.3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工资性收入9830.6元,增长10.6%;转移性收入4674.2元,增长18.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50元,增长7.4%。其中,工资性收入2251元,增长13.7%。居民消费继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678.8元,增长6.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50元,增长7.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3.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7%。河北省自然资源中,地表地貌多样,矿产蕴藏、海洋海涂等资源都比较丰富,而水资源相对不足。全省地表面积共18.77万平方公里,平原、盆地、丘陵、山地高原等各种地貌类型皆有。耕地总面积651.7万公顷(6.52万平方公里),占地表总面积34.7%;有林地面积367.38万公顷(3.67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17%。 境内矿种比较全,已发现的矿种共100多种,探明储量的有60多种,其中尤以铁矿石、石灰岩、煤、石油等更为丰富。 河北不仅濒临渤海,且可随港出海,涉及我国海域及世界大洋。全省大陆海岸线长度487公里,临海的海域中,有岛屿107个。渤海是我国最大的内海,整个海底为大陆架所封闭,海底坡度平缓,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沿海的生物资源比较丰富,浅海滩涂是晒制海盐、海水养殖的良好场所,海水化学资源,海底矿产及海洋能源都待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包括海港、旅游、储藏、通讯等已在开发利用。 河北的水资源由于工农业等用水日益增加而过度开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量减少,深感水资源不足。据匡算,全省每年生产、生活用水在300亿立方米以上,而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合理开发总资源仅200多亿立方米,缺水约100亿立方米。由于供需差额过大, 超度开发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地下漏斗区增多,缺水状况越来越严重。 河北能源资源比较丰富,一次能源的原煤、石油、天然气都有相当的储量。但是由于经济增长率持续加快,产业结构属偏重型,虽然能源消耗弹性系数下降,能源单耗有所降低,而能源总消耗量骤增,能源的开采与加工供不应求,从1984年开始,河北能源消耗已大于能源生产总资源,由调出省变为调入省。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指标分别于1994年和1996年提前实现了翻两番。全省已基本形成以煤炭、纺织、冶金、建材、化工、机械、电子、石油、轻工、医药等十大产业为主体,布局基本合理的资源加加工结合型工业经济结构。工业生产中的一些行业和产品在全国居重要地位。其中,唐山钢铁占全省一半以上,占全国九分之一! 唐山市现在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已经全面崛起了,以年均15%以上的高速增长,已经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开放,特别是获得了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承办,更是商机无限!投资唐山就是投资未来!! 河北省纺织工业中的纱、布产量居全国第4位和第5位,印染、服装产量居全国第6位;建材工业中的卫生陶瓷、平板玻璃产量居全国第1位和第2位;能源工业中的洗精煤、原煤、原油产量和发电量分别居全国第1、6、7、4位;冶金工业中的钢和生铁产量居全国第5位和第3位;化学、医药工业在全国占优势地位;河北有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定·中国电谷。 目前河北省已与世界18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省市级友好城市已达75对。到2008年底,全省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1000多亿美元,共建成投产“三资”企业9728家,2008年实现外贸出口300亿美元。外商投资的项目涉及能源、交通、通讯、原材料、轻纺、机械、电子、服装、公用事业、房地产等领域。外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90多家国际著名大公司。河北已在中国轻工业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目前很多原料都可在河北加工。

遂宁经济的发展状况

第一产业概况

遂宁是四川农作物主产区之一,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生猪、水果、油料产量居全省前列,现有国家级商品粮基地3个,有3个县(市)属全国肉类产量百强县。近年来,全市围绕生猪、山羊、柠檬、蚕桑、优质粮油等特色产业,做强做大龙头加工企业,标准化建设农产品基地,初步形成了“双龙领先、五龙腾飞、十龙起舞”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2007年,全市粮食产量218.3万吨,比上年增产7.5万吨,增长3.6%;油料产量16.9万吨,增长2.4%;甘蔗产量2.8万吨,增长5.2%;蔬菜产量144.1万吨,增长3.1%;水果产量40.1万吨,增长10.7%;药材产量0.8万吨,下降31.9%。肉类总产量75.1万吨,比上年增长6.2%。水产品产量9.5万吨,比上年增长6.7%。

遂宁是四川农作物主产区之一,粮食产量常年保持在888万吨左右,山羊年出栏数、水产品年产量居全省第一,柠檬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生猪、水果、油料产量居全省前列,现有国家级商品粮基地3个,有3个县(市)属全国肉类产量百强县。近年来,全市围绕生猪、山羊、柠檬、蚕桑、优质粮油等特色产业,做强做大龙头加工企业,标准化建设农产品基地,初步形成了“双龙领先、五龙腾飞、十龙起舞”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2007年,全市粮食产量218.3万吨,比上年增产7.5万吨,增长3.6%;油料产量16.9万吨,增长2.4%;甘蔗产量2.8万吨,增长5.2%;蔬菜产量144.1万吨,增长3.1%;水果产量40.1万吨,增长10.7%;药材产量0.8万吨,下降31.9%。肉类总产量75.1万吨,比上年增长6.2%。水产品产量9.5万吨,比上年增长6.7%。

第二产业概况

200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48.59亿元,增长22.8%,增幅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34.3%提高到56.1%,带动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实现增加值29.76亿元,增长32.8%,增幅比上年提高11.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主要方面:

轻、重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完成重工业增加值8.65亿元,增长37.12%;轻工业增加值12.5亿元,增长31.14%。

全年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0亿元,增长48.21%,大大高于公有制工业企业11.1%的速度,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上年的60.6%提高到67.2%。对全市工业的增长贡献率达到79.5%,拉动工业经济增长26.1个百分点。

在统计的41种重点产品中,有35种产品产量增长,增长面达85%。其中,除饮料酒、发电量、原盐、皮革等传统产品保持了稳定增长外,有15种产品增长幅度在10%以上。产品增势较好,增长较快的有:石油沥青增223%,丝织品增135.9%,化学原料药增123%,原油加工量增99%,收获机械增55%,塑料制品增33%,纸浆增28%,精制茶增30%,天然气增26%,混合饲料增18%。

新产品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大幅度增长。2004年,新产品产值实现4.1亿元,增长67.8%,出口交货值实现8.87亿元,增长71.7%。

产销衔接良好,实现工业销售产值88.18亿元,增长39.6%,产销率达97.4%。

全年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实现销售收入84.52亿元比上年增长39.8%实现利润总额5.55亿元,增长39.5%;实现利税总额9.90亿元,增长33.7%;亏损企业亏损额497万元,减少12.5%。

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9.2,比上年提高21.7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9.34%,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4.5%,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2.03次,比上年加快0.28次;成本费用利润率7.06%,比上年下0.04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7.2万元/人,比上年提高2.3万元/人。

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7.71亿元,增长7.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建筑企业134个,实现利税总额0.61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3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0.24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概况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7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增速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增幅创近几年来的新高。

市城区零售额21.35亿元增长11.5%县及县以上的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36.41亿元,增长17.8%;县以下的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40.37亿元,增长14.0%。

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实现零售额7.9亿元和1.9亿元,增长14.1%和23.0%。

在消费品零售中,集体经济零售额增长55.1%,私营个体经济零售额增长18.2%,国有经济零售额增长0.9%,股份制和其它经济零售额增长7.1%。

重点流通企业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市49户重点流通企业实现销售总额28.97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实现利润1.18亿元,增长89.1%;实现利税2.68亿元,增长46.4%。

城乡集市贸易稳定。全年实现集市贸易成交额为50.5亿元,增长12.6%。

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市出口创汇总额1108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8.8%,其中自营出口7220万美元,增长112.7%。

全市利用外资2092万美元,增长11%;签定国内合作项目541个,履约项目500个,引进到位资金35.24亿元,增长39.0%;外派劳务1375人次。

民营经济

2004年末全市个体工商户达61186户,新增1644户,从业人员81517人,新增6079人,注册资金6.62亿元,新增1.63亿元;私营企业达2135户,新增470户,从业人员30528人,新增5252人,注册资金25.92亿元,新增11.23亿元。

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79.76亿元,增长17.8%,比GDP增速高4.8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40.0%提高到41.3%。

从经济类型看,个体私营经济在民营经济中占绝对优势,达99.3%;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经济增加值只占0.7%。个体私营经济消费品零售额55.32万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

2004年全市经营城市收入6.74亿元,其中土地供应总收益5.59亿元,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性收入0.14亿元,市政公用设施权益收入0.99亿元。土地供应总面积477.24公顷,招拍挂面积占土地出让面积的22.19%,平均每公顷经营性用地收益117.78万元。

壶镇镇的经济状况

凭着壶镇人“敢闯,敢冒,敢干,敢为人先”的壶镇精神,壶镇经济社会得到迅猛发展,各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相配套的各类市场也随之兴旺,2005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6.86亿元,其中工业产值3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8647.34万元。

工业经济总量占全县三分之一强.缝纫机、带锯床、工刃具、棉纺织、建材金属五大主导产业特色明显,是“全国重要的家用和工业特种缝纫机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带锯床生产基地”、“江南工刃具集散地”和“浙江省机床工具品牌商标基地”。镇内一个基础设施投入达6000多万元功能齐全的工业功能区占地面积8.66平方公里,区内企业87家,并已相继建成投产。 作为丽水市的三大盆地之一,壶镇的农业发展以产业链为突破口,以基地建设为重点,市场需求为导向,农户增收为目的,努力实现种养加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

2002年——2004年全镇新建农业龙头企业8家,新建农产品市场5个,蚕桑、高山蔬菜、席草、水果、养殖等基地面积达2万余亩。晨龙集团投资建成“航天育种果蔬基地”,集农业高科技与农业科研于一身。

在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同时,壶镇营造了第三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每年农历“5月28”和“10月28”为传统大型集市,参与这一集市的经营者有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四十多个地区,数千米的集市热闹非凡,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总占地8.66平方公里,一期开发1000亩,二期开发1500亩。

产业范围:缝纫机、带锯床、刀具、刃具及五金机电等产品。

生产规模:缝纫机年产180万台,带锯床年产3万台,刀具、刃具年产5000吨。

功能区功能:集行政办公、工业生产、科技咨询、智能管理、商业金融、货物仓储为一体。 功能区以壶镇工业为依托,以五金缝纫机、机电产品为特色、结合基地原有的生态景观。规划形成“一心(公共中心)、一带(游憩绿带)、二轴(纵横工业区发展轴)、二片(居住区、工业小区)”的总体结构,营造天人合一、花园式的现代化工业区。

功能区总占地面积8.66平方公里,首期开发的工业用地1000亩,已全部出让,二期开发工业用地1500亩,主路网正在建设中。 2011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34.25亿元,总量和增速均位居全市中心镇前列。财政总收入从2007年的1.45亿元增加到4.71亿元,年均增长34.24%,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35.41%,可用财力不断增加。2011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大关,达到116.98亿元,是2007年的2.54倍。

四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9.59亿元,企业规模持续壮大,缙云带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投入运行,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推进,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从81家发展到140家,浙江宇星实业公司产值突破10个亿。新增浙江晨龙锯床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锯力煌锯床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天喜控股集团、浙江得力机床制造有限公司等4家中国驰名商标企业,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达17个,2家企业获县长质量奖。

自营出口总额达48.34亿美元,年均增长14.77%;全镇建有专业市场9个,个体工商户近2000户,以浙江万客隆商贸有限公司为主导的农村连锁超市成为丽水第一品牌。以“锐弈车饰”和“北山狼”户外用品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异军突起,电商销售总额已超亿元,列入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建设试点。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03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5260元增加到8805元。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工作稳步推进,2011年度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参保率已经达到95.64%。

2011年,通过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深化扩权强镇改革,承担县直22个部门下放的215项行政审批权的壶镇行政服务中心投入试运行,建立了一级财政体制,争取土地指标 1414亩,是过去6年的总和。制订出台了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管理办法、农村宅基地换住房、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促进土地流转等一批新政策,初步建立起适应小城市培育的行政管理体制。

在小城市培育的政策拉动和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的强有力支撑下,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项目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3.76亿元,同比增长83%。新水厂、污水处理厂、聚贤路、工业功能区主干道及市政配套工程等一大批关乎城市形象和民生幸福的基础工程开工建设,建成区范围从2007年4.7平方公里扩大到7.2平方公里,城市道路增加到25.24公里,副中心城市发展框架有效拉开。

宁安-简介100字了解宁安

宁安历史悠久。远在3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末期,镜泊湖畔和牡丹江流域就有人类活动。商、周时期是肃慎人故地,两汉至魏晋为挹娄人居地,南北朝时属勿吉人之拂涅部,唐为渤海王国,建都于今渤海镇内,称上京龙泉府,辽属生女真居地,金属上京会宁辖地,元为总管军民谷千户所,明初为奴儿干都司统辖的卫所,后为宁古塔路。清顺治十年(1653),设昂邦章京衙署,在旧宁古塔城治事。

康熙五年(1666)年,宁古塔将军衙门迁至今宁安城址。康熙十五年(1676年,宁古塔将军驻地迁至乌拉(今吉林市)留副都统镇守。雍正五年(1727年)置泰宁县,与副都统同城治事。雍正七年(1729年)裁县。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设宁安府,始有宁安之称,旋改绥芬厅,绥芬厅和副都统同城治事。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裁副都统,地方军政要务统由绥芬厅署理。宣统元年(1909年),升绥芬厅为绥芬府。宣统二年(1913年),改为宁安县公署。民国18年(1929年),改为宁安县政府。民国21年(1932年)5月日本侵占宁安后,称宁安县公署。

1945年8月17日,宁安解放,11月成立宁安县革命民主政府。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宁安县人民政府,属松江省。1954年8月属黑龙江省,1983年10月1日划牡丹江市辖县。1993年撤县建市。

[行政区划]

宁安地貌呈“七山一水二分田”格局,辖7镇5乡共244个行政村,总人口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万人。

[自然环境]

古老、美丽、富饶的宁安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东西长约140公里,南与吉林省接壤,北与牡丹江市相连,总面积7924平方公里,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秋短促,冬夏分明。年平均气温13.5℃,无霜期135天,年平均降雨400-600毫米,年平均日照2,638小时,素有黑龙江小江南之称。宁安市属于低山丘陵区。境内峰峦起伏,山川交错,丘陵广布。市内最高点在西部边界大秃顶子山,海拔1,559米,最低点在北部边界的温春江桥南岸,海拔241米。

[资源状况]

宁安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景。

 宁安地貌呈"七山一水二分田"之势,全市自西向东相间形成了构造剥蚀山地、剥蚀丘陵、肃蚀堆积坡地、冲积平原及熔岩台地等五种不同的发貌类型。复杂的发形地貌,造成了各种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宁安土地资源丰富,适合各业全面发展;山林资源富饶,为我省重要的木材资源基地;水能蕴藏量极为丰富,有优质天然矿泉水多处;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丰,富有金、银、水晶、大理石、花岗岩、玄武岩、火山灰、陶土、石灰石等30多种;珍贵的野生动植物和山产品资源品种繁多;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堪称天下一绝。

水利资源:俯瞰宁安市,河道纵横,水网如织。宁安境内有一江(牡丹江)、三湖(镜泊湖、小北湖、钻心湖),55条河流,总流长1,472公里,年总径流量18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为43万千瓦时,有开发价值,尚待开发的水能资源为3.6万千瓦时。现有大中小型水库26座。境内的泼雪泉、钻心湖等多处泉水均为天然优质矿泉水,并且水量可观,是一大宝贵资源。充足的水利资源,为宁安能源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宁安市水电站星罗棋布。有镜泊湖、石头、桦树川等11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1.39万千瓦,年发电量48,000万千瓦时。目前,宁安境内的水能资源仅开发了40%。

土地资源:全市土地总面积为1,189万亩,其中耕地166.5万亩。耕地土壤中旱田占75%,水田占25%。境内土地肥沃,物理机械性能好,宜种植各类作物,农业综合开发有很大潜力。

林业资源:森林是宁安市境内的主要自然资源,现有林地面积832万亩,森林覆盖率为52.6%,活木蓄积量4,286万立方米。境内树种多,既有冻土带的树种偃松、岳桦,也有亚热带的树种黄菠萝、水曲柳,还有大量的珍贵树种红松、云杉和冷杉,拥有国内最大的、被称为"绿色明珠"的红松母树林。宁安市森林资源富饶,林木的综合利用和林副产品的精深加工领域投资收益前景远大。东京城林业局和宁安林业局所辖23个林埸,年木材采伐量50万立方米,为木材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野生资源:茂密的森林资源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天然繁衍生息的场所,据统计,境内野生动物有27种,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的有东北虎、梅花鹿、马鹿、紫貂等。野生禽类有300多种,占全国鸟类品种的三分之一,被列为国家保护的珍贵野禽有白鹤、鸳鸯、中华秋沙鸭、白腹海雕、虎头海雕等8种。野生经济植物品种多,中草药类有54科112种,主要品种有人参、党参、黄芪、桔梗、麦冬等,其中黄芪被中药界称为"塔芪",素有"黄芪以北为上,北芪以塔芪为珍"之说,每年野生贮量逾千吨。境内野生山野菜有可供出口的薇菜、蕨菜、刺老芽、猴腿等;菌类有针松茸、楱蘑、元蘑、猴头、木耳等;野果有山里红、山葡萄、楱子、山梨等。另外,山野菜品种多,产量大,年产量在1万吨以上,年加工量可达2,000吨,质量高、无污染,其深加工已成为国内外竟相投资的热点,是宁安的重点开发项目。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12-01 04:21:36 回复

    现8.87亿元,增长71.7%。产销衔接良好,实现工业销售产值88.18亿元,增长39.6%,产销率达97.4%。全年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实现销售收入84

    1
  • 访客 2022-12-01 00:36:15 回复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秋短促,冬夏分明。年平均气温13.5℃,无霜期135天,年平均降雨400-600毫米,年平均日照2,638小时,素有黑龙江小江南之称。宁安市属于低山丘陵区。境内峰峦起伏,山川交错,丘陵广布。市内最高点在西部边界大秃顶子山,海拔1,559米,最低点在北

    2
  • 访客 2022-12-01 03:41:56 回复

    分点,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40.0%提高到41.3%。从经济类型看,个体私营经济在民营经济中占绝对优势,达99.3%;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经济增加值只占0.7%。个体私营经济消费品零售额55.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