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城市经济韧性,韧性城市提出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3年前 (2022-07-01) 科学 87 1

介绍:

城市韧性评价方法

韧性城市”是指城市或城市系统能够化解和抵御外界的冲击,保持其主要特征和功能不受明显影响的能力。也就是说,当灾害发生的时候,韧性城市能承受冲击,快速应对、恢复,保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行,并通过适应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灾害风险

韧性城市建设会根据城市的特点、防灾需求和灾害风险的种类、大小,建立一套适合这个城市特点的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通常是分层级、分领域建立的,一个城市可能会建立上百项甚至更多的指标,并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韧性水平进行评价。

从宏观上看,韧性城市主要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发生灾害的时候,生命财产损失可控,也就是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小;

二是城市的主要功能不中断或者可以快速恢复;

三是备灾救灾系统完善,而且能够快速启用,灾害不发生链式反应,也就是次生灾害少;

四是灾后恢复的时间和程度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也就是恢复快。

韧性城市概念的提出,实际上给城市应对灾害的理念带来了新变化。原来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是“硬抗”。比方说地震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主要源自地震强烈震动导致的房屋倒塌,那么传统的做法主要是靠加厚、加粗墙体、柱体或增加钢筋的数量把房子盖结实来抵抗这种冲击。

但事实证明,当地震比较大、超过当地抗震设防阈值的时候,房屋就扛不住了。所以“硬抗”的方法已经很难应对这种极端灾害,极有必要采取一种“以柔克刚”的做法,也就是应用“韧性”的理念来更好的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工作。

明年聚焦城市更新和韧性城市

趋势观察

今年,由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顶层设计,均透露出影响明年楼市发展的新动向。

“十四五”规划建议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要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解读,房地产是一个城市存在和运行的载体,这是它最本质的特征,载体的发展一定依托于载体之上的那个东西,那就是二、三产业所需的厂房、办公楼、商场等和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及家庭需要,如住房、文体卫教等设施。所以中央在新格局里面提出,房地产要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房地产未来要和城市所承载的产业和人口共兴衰。

此外,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中,“十四五”规划建议也重点提到了房地产:一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二是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三是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四是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其中特别强调了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要求,在坚持“房住不炒”基调上,首次明确提出要解决好大城市住房供给不足问题,继续实施“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有分析认为,未来住房政策还将保持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差异化的调控思路。考虑到房地产行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大,且涉及的产业链众多,促进住房消费,引导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将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撑。预计明年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与政策导向保持一致,行业景气度保持平稳,房价涨幅总体可控。长期来看,随着住房市场向租购并举的方向发展,全国房地产市场不平衡的问题将逐步趋于合理,为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提供支持。

而12月21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透露2021年住建部将重点抓好八方面的工作,其中颇受关注的是全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方案,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大力发展租赁住房,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加大城市治理力度,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加快发展“中国建造”,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由于“城市更新”和“韧性城市”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均有重点提到,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按照国家要求,在城市更新方面,各地要切实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完善城市空间结构,构建以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建设完整居住社区。在韧性城市建设方面,则要加快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推进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评价体系,加强城市网格化管理,推动城市管理进社区。继续深入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开展市容市貌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加强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秦虹认为,城市更新是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经济、社会、文化等一系列问题的非常重要的举措和手段。未来中国的城市更新面临着巨大的空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中大量的低效经济空间有待开发和升级;二是老旧小区和基础设施改造的需求大幅度的提升;三是产业更新迭代对城市空间提出了新要求。

什么是韧性城市,论述如何构建韧性城市?

这种概念性的形容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什么的叫韧性的,因为有韧性的城市可能都不一定是经济发达的城市

韧性城市的内容有什么

韧性城市是指城市或城市系统能够化解和抵御外界的冲击,保持其主要特征和功能不受明显影响的能力。

"韧性"和"韧性城市"是目前国际社会在防灾减灾领域使用频率很高的两个概念。

韧性城市的基本特征

韧性城市的五大特性(RA):

(1)鲁棒性(Robustness):城市抵抗灾害,减轻由灾害导致的城市在经济、社会、人员、物质等多方面的损失;

(2)可恢复性(Rapidity):灾后快速恢复的能力,城市能在灾后较短的时间恢复到一定的功能水平;

(3)冗余性(Redundancy):城市中关键的功能设施应具有一定的备用模块,当灾害突然发生造成部分设施功能受损时,备用的模块可以及时补充,整个系统仍能发挥一定水平的功能,而不至于彻底瘫痪;

(4)智慧性(Resourcefulness):有基本的救灾资源储备以及能够合理调配资源的能力。能够在有限的资源下,优化决策,最大化资源效益;

(5)适应性(Adaptability): 城市能够从过往的灾害事故中学习,提升对灾害的适应能力。

韧性城市的四个维度(TOSE) :

(1)技术(Technical);减轻建筑群落和基础设施系统由灾害造成的物理损伤。基础设施系统损失指包括交通、能源和通信等系统提供服务的中断;

(2)组织(Organizational):包括政府灾害应急办公室、基础设施系统相关部门、警察局、消防局等在内的机构或部门能在灾后快速响应,包括开展房屋建筑维修工作、控制基础设施系统连接状态等,从而减轻灾后城市功能的中断程度;

(3)社会(Social):减少灾害人员伤亡,能够在灾后提供紧急医疗服务和临时的避难场地,在长期恢复过程中可以满足当地的就业和教育需求;

(4)经济(Economic):降低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减轻经济活动所受的灾害影响。经济损失既包括房屋和基础设施以及工农业产品、商储物资、生活用品等因灾破坏所形成的财产损失,也包括社会生产和其它经济活动因灾导致停工、停产或受阻等所形成的损失。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7-01 23:34:24 回复

    害突然发生造成部分设施功能受损时,备用的模块可以及时补充,整个系统仍能发挥一定水平的功能,而不至于彻底瘫痪;(4)智慧性(Resourcefulness):有基本的救灾资源储备以及能够合理调配资源的能力。能够在有限的资源下,优化决策,最大化资源效益;(5)适应性(Adaptability): 城市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