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 1、中国全球治理的战略地位包括哪些
- 2、中国倡议的全球治理体系以什么为目标?
- 3、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中国如何推进全球经济治理的?
- 4、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应如何积极应对
- 5、中国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变革都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 6、中国在全球治理中贡献了哪些中国方案?
中国全球治理的战略地位包括哪些
近年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广度和深度都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中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成员。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作为二十国集团的重要一员,中国竭力推动国际金融治理机制改革与创新,提出要加大金融体制的监管力度。在全球环境治理领域,尤其是气候治理方面,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暂不承担有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但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自觉、主动承担了量化减排目标,多次宣布自主减排承诺。中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在全球安全治理领域,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中派出官兵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积极参与亚丁湾护航等国际安全行动。在反对恐怖主义、打击跨国犯罪、抗震救灾、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维护海上通道安全等全球治理和地区治理领域,中国是积极建设性的重要参与者,并努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以更大的力度为全球和地区提供更多经济和安全公共产品。
除了态度更加积极外,当前中国对全球治理进程的参与还呈现出明显的主动作为的倾向,包括提出理念和设想、提供议题和方案、构建制度和规则等。甚至在某些全球治理领域,中国开始发挥了某种程度的引领作用。中国提出促进相关国家经济合作的“一带一路”构想和倡议,并为此协调设立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与金砖国家加强战略合作,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维护全球治理进程中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中国积极参与苏丹达尔富尔危机、伊朗核谈判等国际热点问题的解决,并最终取得良好效果,等等。以上种种都可以体现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主动性和引领性。中国正在努力尝试为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随着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和国际格局的调整,全球治理也开始步入转型期。在此背景下,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所面临的两难困境日益凸显。一方面,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呼声日涨。倘若中国对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参与不力,往往会被一些国家指责为没有承担起一个大国应有的责任。另一方面,当中国尝试利用自身增强的实力为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贡献一份力、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时,有些国家又开始表示担忧,甚至批评中国在试图挑战现有国际秩序。例如,中国倡导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便被有些国家解读为对现有国际金融机制的一种挑战。客观上讲,中国对全球治理进程的参与并没有脱离现有的国际机制,即便与其他国家合作新设立的一些国际制度也是对传统国际机制的一种补充而非替代和颠覆。
未来中国在全球治理领域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和引领性作用将会进一步凸显。然而,在全球治理转型期,很多传统的国际制度面临改革问题(如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等),很多全球性问题需要依靠新的国际规则和标准加以解决。这些问题大大增加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难度。中国能否有效化解参与全球治理的“两难困境”,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中国能否真正实现由地区性大国向世界性强国的转变。
中国倡议的全球治理体系以什么为目标?
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继续丰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中国坚定地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设立丝路基金、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维护自由、开放、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倡导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续安全的新理念,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
扩展资料:
中国作为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旨在解决治理成果失效、治理手段失灵、治理方向偏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自身的全球治理理念,对全球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行探索与实践。
在中国所构想的全球治理体系中,没有任何一国可以主导或掌控全球治理话语权,任何规则的制定、秩序的建立,都必须由所有治理参与方共同协商和建设,而治理的成果则由所有参与者公正地共享。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全球治理理念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中国如何推进全球经济治理的?
中国如何做的?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以自身的发展维护、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提出建设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
中国提出并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中国坚定支持联合国的权威,支持联合国符合宪章宗旨原则所采取的行动。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应如何积极应对
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具有辩证思维。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持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国际经济治理共商共建共享,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共同建设开放、包容、平衡、繁荣、绿色的世界经济。
坚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共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
中国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变革都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130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长期以来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如今也是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关键力量。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变革,不仅是中国营造有利国际环境的需要,也是自身应承担的一项重要国际责任。当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加速变革与重构,为中国在其中发挥作用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在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进程中,中国的角色是新价值理念的引领者、国际制度的共建者、全球方案的贡献者和集体行动的参与者。
首先是新价值理念的引领者。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它反映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价值取向,而且也是指导当前中国外交的核心价值,是中国参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价值引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中国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主张各行为体平等参与、共同建设、共享成果。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中,中国主张要坚持平等原则,努力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和规则平等;坚持包容导向,鼓励有关各方积极参与、共同建设;坚持共享目标,倡导所有参与者共同分享治理成果。
其次是国际制度的共建者。对于现行的以联合国为主体,包括WTO、IMF、WB等机制的全球治理框架,中国认为其虽然并不完美,却是人类社会迈出的重要一步,对过去几十年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的核心地位,坚持多边主义仍然是全球治理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前提下积极推进WTO、IMF、WB等世界主要国际经济治理机构的改革,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再次是全球方案的贡献者。有效的全球治理需要切实可行的方案来推进实施。中国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进程中,不断为国际社会贡献中国方案,并取得了良好效应。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开辟了国际合作的新模式,其通过促进各国各地区间的互联互通,形成联动发展格局,为世界经济拓展了新的增长空间,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方案。中国积极参与了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外汇储备库建设,通过金砖合作平台进一步完善国际金融体系。
最后是集体行动的参与者。中国一贯主张在全球治理问题上,要把能做的事情、已经达成广泛共识的事情先做起来,并积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在全球经济治理中,中国坚持建立以发展为核心、以包容性增长为目标的治理体系。为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集体行动。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贡献了哪些中国方案?
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际局势动荡不安。针对国际社会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的严峻挑战,中国以推动人类共同发展为己任,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全球问题的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提出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为全球经济化解矛盾、走出困境指明了方向。
在瑞士达沃斯论坛、亚太经合组织利马会议、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等国际场合,习近平总书记直面“逆全球化”、保护主义、区域合作碎片化等重大问题,倡导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开出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为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方案力图打破国际社会发展桎梏,开辟出一条解决国际问题的新路径。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互利共赢格局,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它不是一事一议的区域内双边短期方案,而是面向未来的中长期发展方案;它不是单方面提供援助,而是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对G20平台和金砖国家机制的倡议,也同样不是囿于集团或区域性的考量,而是力求更高程度、更大范围的跨区域、全球共同发展的主张。
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包括公平正义的和平方案、互利共赢的合作方案、创新共享的发展方案等,其目的在于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建立更加合理的国际秩序,阻止地区冲突,推动国际生态与环境的改善,促进国际体系的完善。
扩展资料:
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外交实践和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它回答了在充满差异的社会中,在文明多元化的现实里,在国家间不同利益的诉求下,如何解决国家间矛盾和分歧、实现共同发展的问题。
正确义利观、新发展观、新安全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既体现中国特色,又实现了外交理论的创新发展。
中国方案坚持互利共赢,强调权利与责任的互动、对等和一致,强调共存共处、共同发展,强调求同存异、包容互鉴。中国方案植根中国土壤,是在中国实践的成功基础之上提出的,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参考。
中国方案蕴含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深受中华文化整体观、辩证观、义利观的启发,其所倡导的循序渐进、顾全大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等理念都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管控危机、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网-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全球化的趋势,我国应如何积极应对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具有辩证思维。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持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国际经济治理共商共建共享,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共同建设开放
全球治理体系以什么为目标?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继续丰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中国坚定地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
利共赢,强调权利与责任的互动、对等和一致,强调共存共处、共同发展,强调求同存异、包容互鉴。中国方案植根中国土壤,是在中国实践的成功基础之上提出的,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参考。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