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 1、宏观B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简答:简述政府影响经济运行的财政政策的各种手段
- 2、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 3、宏观经济政策在我国现实经济中的作用有哪些?
- 4、什么是宏观经济政策
- 5、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
宏观B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简答:简述政府影响经济运行的财政政策的各种手段
财政政策工具的内容(1)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权威性等特点。税收促进财政目标实现的方式即是灵活运用各种税制要素。1)适当设置税种和税目,形成合理的税收体系,从而确定税收调节的范围和层次,使各种税种相互配合。2)确定税率,明确税收调节的数量界限,这是税收作为政策手段发挥导向作用的核心。3)规定必要的税收减免和加成。
因此,税收可以通过调整税率和增减税种来调节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来调节个人收入和财富,实现公平分配。
(2)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或称经常项目支出)。它包括购买性和转移性支出,这两类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不同之处。
购买性支出从最终用途看,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等财政支出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开支,政府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方向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特别是调节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工具。例如,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在现代社会里发挥着“安全阀”和“润滑剂”的作用,在经济萧条失业增加时,政府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增加社会购买力,有助于恢复供求平衡;反之,则减少相应这两种支出,以免需求过旺。
(3)国债 国债是国家按照信用有偿的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实现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
一是排挤效应。即通过国债的发行,使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资金减少,从而起到调节消费和投资的作用。
二是货币效应。这是指国债发行所引起的货币供求变动。它一方面可能使“潜在货币”变为现实流通货币,另一方面可能将存于民间的货币转移到政府或由中央银行购买国债而增加货币的投放。
三是利率效应。这是指通过国债利率水平的调整以及对资本市场的供求变化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或紧缩效应。
在现代信用条件下,国债的市场操作是沟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它们的藕合点。因此,国债作为财政政策工具实施时,除了与其它财政政策手段协调外,还特别要与货币政策相协调。
(4)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是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性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政府的投资项目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外部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诱导作用的基础性产业、公共设施,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主导产业。这种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而且具有乘数作用。所谓投资的乘数作用是指每增加1元投资所引起的收入增长的倍数。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财政政策在稳健的前提下可采取有针对性的结构性松动措施。如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及社区医疗等薄弱环节及弱势群体的支出,尤其要加大对灾后重建以及中西部县域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增加对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保以及就业的支出。要加大税收政策调控力度,在东北成功实行的增值税转型政策应该尽快向全国推广;要通过财政贴息和税收减免加大对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支持力度;对创新型企业和一些小企业采取税收减免政策;为了扩大中低收入群体消费和保持财政税收稳定增长,建议继续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同时提高税率水平,这样也有利于缓解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第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在控制信贷风险的基础上适度扩大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保持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适度稳定增长。今年信贷规模预计增长14.5%,明年信贷增长应保持在16%以上,并应取消按季控制信贷规模,根据经济增长变化需要适时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必要时可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同时,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对"两高一资"行业则要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第三,针对内需增长面临的压力,明年要重点保持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
宏观经济政策在我国现实经济中的作用有哪些?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施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
1、可以运用财政功能,制订财政政策。
国家通过税种、税率的变动,调节积累和消费、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比例关系,并通过国家财政预算,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实现其经济政策目标。制订诸如国家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财政政策,国家鼓励开发中西部地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等。
2、可以运用货币功能,制订货币政策和国际收支政策。
国家运用货币功能适度配置资本资源,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制订合适的国际收支政策,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可以制定事关国计民生的国家投资和制订适宜的产业政策。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也以参股的形式,直接从事某些经济活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是国家经济主体,过去国家参与各个领域的经济活动,实践证明了利少弊多。目前国有经济正逐步从某些竞争性的领域退出,国家也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济活动,而是投资于重要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以消除制约经济发展的不良因素,使生产结构合理化,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可以提供量入为出、节俭高效的公共服务。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主要体现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对内主要指从事教育、文化、公共卫生、交通等公共事业方面的投资建设,保障国内安全等;对外主要是军队建设,外交活动,维护领土完整,确保维持有利于国内经济建设的和平环境。
5、可以进行制度创新。
政府有责任有能力改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讲,政府倡导和组织制度创新更为重要。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传统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所以政府应不失时机推进改革,并使各项改革措施相互配套,尽快使新的经济机制进入正常运转并占据支配地位。
6、可以调节收入分配。
我国一般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还通过直接的财政转移支付方式调整社会贫困阶层的收入。有的国家还通过累进的财产所有权再分配,调整收入规模分配,即通过影响收入分配额的大小来消除不平等的财产权的基础;通过累进的个人财产税减少财产分配规模等。
7、可以合理地利用和配置资源。
国家一般通过税收、立法或行政措施来控制对资源的开发利用,防止掠夺性开采和环境破坏,防止过度消费。我国对资源的配置也利用税收或其它政策措施进行重新配置,以实现国家经济调控的目标。
8、可以维护市场秩序,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实施宏观经济调控。
国家通过法律来规范经济主体的所为,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对不规范的行为进行处理、处罚。如制订对农业产品价格实行保护性政策;必要时甚至采取物价、利率、工资等行政措施。
什么是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macroeconomic policy)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宏观调控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责,所谓公共财政,指的是为弥补市场失效、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或其它形式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政策体制的根本转轨尚未完全实现,计划经济的影响仍然强烈存在,这不能不说是目前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未能实现预期效果的关键原因所在。
政策定义
1、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从西方国家战后的实践来看,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
2、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它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如下作用。
3、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运用其能够掌握和控制的各种宏观经济变量而制定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4、严格地说,宏观经济政策是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除此以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都属于微观调控,所采取的政策都是微观经济政策。
5、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达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式上分为生产资料(机器、原料、材料和燃料等)和消费资料(食物、衣服、住房、日用品等)。
理论基础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的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即IS—LM模型。该模型说明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利息率和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并且指出了模型中的IS曲线和LM曲线的位置变动会对均衡的利息率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产生何种影响。该模型是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的工具。
在LM曲线的不同区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着很大的不同。LM曲线可以呈现水平、递增和垂直三种形式。据此,可以把LM曲线划分为凯恩斯区域(萧条区域)、中间区域和古典主义区域。如图1所示。
图1中,在凯恩斯区域,IS变动对国民收入影响最大,而LM变动对国民收入没有影响,因而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在古典主义区域,IS变动只影响利息率,不影响均衡国民收入,而LM变动则对国民收入产生最大影响,因而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在中间区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影响均衡国民收入和利息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有效。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
“宏观经济政策”(macroeconomic policy)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宏观调控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责,所谓公共财政,指的是为弥补市场失效、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或其它形式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政策体制的根本转轨尚未完全实现,计划经济的影响仍然强烈存在,这不能不说是目前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未能实现预期效果的关键原因所在。
中文名
宏观经济政策
外文名
macroeconomic policy
作用
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
理论基础
是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
目的
增进整个社会经济福利
快速
导航
政策定义
理论基础
基本原则
政策目标
政策工具
政策认识
政策简介
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整个社会经济福利、改进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有意识和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包括综合性的国家或地区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国民收入分配政策、价格政策、物资流通政策等。[1]
政策定义
1、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从西方国家战后的实践来看,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
2、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它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如下作用。
3、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运用其能够掌握和控制的各种宏观经济变量而制定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4、严格地说,宏观经济政策是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除此以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都属于微观调控,所采取的政策都是微观经济政策。
5、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达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式上分为生产资料(机器、原料、材料和燃料等)和消费资料(食物、衣服、住房、日用品等)。
理论基础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的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即IS—LM模型。该模型说明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利息率和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并且指出了模型中的IS曲线和LM曲线的位置变动会对均衡的利息率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产生何种影响。该模型是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的工具。
宏观经济政策研究
在LM曲线的不同区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着很大的不同。LM曲线可以呈现水平、递增和垂直三种形式。据此,可以把LM曲线划分为凯恩斯区域(萧条区域)、中间区域和古典主义区域。如图1所示。
图1中,在凯恩斯区域,IS变动对国民收入影响最大,而LM变动对国民收入没有影响,因而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在古典主义区域,IS变动只影响利息率,不影响均衡国民收入,而LM变动则对国民收入产生最大影响,因而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在中间区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影响均衡国民收入和利息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有效。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计民生的国家投资和制订适宜的产业政策。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也以参股的形式,直接从事某些经济活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是国家经济主体,过去国家参与各个领域的经济活动,实践证明了利少弊多。目前国有经济正逐步从某些竞争性的领域退出,国
的财产所有权再分配,调整收入规模分配,即通过影响收入分配额的大小来消除不平等的财产权的基础;通过累进的个人财产税减少财产分配规模等。7、可以合理地利用和配置资源。国家一般通过税收、立法或行政措施来控制对资源的开发利用,防止掠夺性开采和环境破坏,防止过度消费。我国对资源的配置也
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的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即IS—LM模型。该模型说明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利息率和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并且指出了模型中的IS曲线和LM曲线的位置变动会对均衡的利息率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产生何种影
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宏观调控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责,所谓公共财政,指的是为弥补市场失效、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或其它形式的
指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从西方国家战后的实践来看,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2、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