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胀气的是真蜂蜜吗,会膨胀的蜂蜜是真蜂蜜吗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3年前 (2022-10-25) 其他 119 1

介绍:

蜂蜜会涨起来是假的吗

蜂蜜胀气是因为储存环境气温高,而且蜂蜜瓶子晃动时也会引起蜂蜜产生气泡,夏天气温高的时候,从一个瓶子倒入另一个瓶子就像倒啤酒一样,这就是未经酿造成熟的蜂蜜,并不是假蜜,只是品质不高而已,蜜蜂采回不久的花蜜未经充分酿造,大多是1-2天取蜜,许多营养物质不全面,不充足,不稳定。在冬季很少出现胀气,夏天食用的蜂蜜的时候建议放进冰箱冷藏。

如何判断蜂蜜是否是真的

蜂蜜鉴别真假方法

1、用一根烧红的粗铁丝,插入蜂蜜内,冒气的是真货,冒烟的是假货。

2、用电吹风吹,掺有蔗糖的蜜会因为糖浆结晶而成为坚硬的板结块,纯蜂蜜仍呈粘稠状。

3、取少许蜂蜜倒入空矿泉水瓶内,扭紧瓶盖,用力摇一分钟左右,瓶内蜂蜜如若变成泡沫状,此时可以明显感觉到瓶子被气体胀得满满的,此为真蜂蜜;如瓶内少许蜂蜜无太大变化,此为掺有蔗糖的蜜。

4、结晶的真蜂蜜用手的温度可以捏溶掉,假的则不能。

5、真的蜂蜜用开水冲泡口感是酸的,假的蜂蜜用开水冲泡的口感是甜的。

6、真蜂蜜直接放入锅内炒,不会有焦糊的味道,如若有焦糊味为掺有蔗糖的蜜。

7、真蜂蜜倒入热的豆浆内搅拌,会使豆浆变成豆腐花,假的不会

如何辨认好的蜂蜜?

蜂蜜的鉴别方法,真的没有特别简单的,通用的。任何一种简单的指标,都会被利用。就像三聚氰胺牛奶一样,国家检测蛋白质含量,就有不法商人往里添加三聚氰胺。

每个品种蜂蜜的颜色、形态、结晶都不相同。我对本地的槐花蜜、野酸枣蜜、荆条蜜、土蜂蜜很熟悉,鉴别没有问题,但是让我去鉴定外地不熟悉的椴树蜜等我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

我觉得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鉴别蜂蜜的最可行方法就是熟悉。你要熟悉某个品种蜂蜜的颜色、形态、口感,结晶的状态, 和真蜂蜜的正常样子不一样的,那肯定就不对了。当下鉴别一瓶蜂蜜也许有困难,但是如果对一种蜂蜜比较熟悉,放一段时间,让蜂蜜经过结晶、夏天胀气等完整的周期,观察其形态,还是可以鉴别的。

要想鉴别蜂蜜,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蜂蜜知识。

最好的蜂蜜是天然成熟蜜

蜜蜂将花蜜采回蜂巢后,经5~7天充分酿造,除去多余的水分,再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物理变化,当蜂蜜浓度达到波美40~43度时,蜜蜂会用蜡将贮有蜂蜜的巢房封盖起来,此时取出来的蜂蜜即为成熟蜜。成熟蜜含水量低达23%以下,浓稠,营养价值高。天然成熟蜜是最好的蜂蜜,也是蜂蜜本来应该的样子。

什么是不成熟蜜

与天然成熟蜜相对应的是未成熟蜜。未成熟蜜主要是养蜂者为追求产量,增加取蜜次数,在蜂蜜还未酿造成熟时就取出来的蜂蜜。因此,未成熟蜜虽然也经蜜蜂酿造,但通常只酿造了2~3天。这种蜜含水量高,易发酵。蜂蜜发酵后,会产生乙醇、甘油、醋酸、水等代谢产物,这些产物使蜂蜜发酸、变味,原有的香味变淡或消失。

什么叫浓缩蜜

不成熟蜜被蜂产品企业收购之后,拉到工厂用浓缩机加工,除去多余的水分,浓缩到波美度40度以上,然后灌装上市,贴上大品牌的标签,这就是浓缩蜜。

浓缩蜜的原料是不成熟蜂蜜,它本身没有经过蜜蜂充分酿造,同时加热灭菌可使维生素.酶和生理活性物质完全损失。浓缩蜜在加工过程中,除了糖以外,其它营养成分所剩无几。

既然原蜜更有营养,为何厂家不直接卖原蜜,却要加工处理了再卖?

首先,是因为高波美度的成熟原蜜很难买到足够的量。蜂农为了追求产量,本来应该7天摇蜜的,减为3天,大多数蜜都是38度左右的水蜜。只有在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的深山区,能够买到少量的天然成熟原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交通不便的深山区,收蜜人去的少,蜂农生产水蜜,如果短期内没人去收购,水蜜就变质了,只有生产浓度高的原蜜,才能保存。天气和蜜源情况也会影响生产高浓度成熟蜜,如果流蜜期持续下雨,就不可能采到高浓度成熟蜜了。这几年,我开着我的皮卡车跑遍了三门峡地区大大小小的蜂场,见到的大多数都是水蜜,高浓度成熟蜜极少。我只联系了几家人品可靠,条件适合生产天然成熟蜜的本地蜂农。

另外,未经加工的原蜜,有着种种超出一般人常识的特点。大概就是这些特点,给工厂化批量经营带来了麻烦。比如,原蜜因为富含活性酶,随着气温的升高,会不断产生气泡,一般食品那一定是变质坏掉了;但蜂蜜却不是这样。比如,原蜜可能会因为批次不一样,而导致色泽、口感不太一致。这些都会导致消费者不满、怀疑、从而放弃购买。尤其是原蜜包装有可能鼓胀这一点,很可能招致消费者的投诉。而厂家又不可能在每一个商场都派一个人专门负责解释这些问题。 所以,蜂蜜厂家就只好采取加热浓缩的措施,使蜂蜜看起来显得浓稠;加热杀死活性酶,使蜂蜜不会产生气泡;采取措施,统一蜂蜜的颜色和口味,使大家千篇一律。而更主要的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规模工业化的实现。

蜂蜜结晶

蜂蜜结晶是在食用蜂蜜过程中常遇到的一个问题。随着时间的延长及气温的变化,往往蜂蜜会从液态变为结晶状态,颜色由深变浅。蜂蜜结晶是蜂蜜的自然特点,各种蜂蜜结晶都有独特的颜色和状态,是检验真蜂蜜的一个相对简单有效的方法。例如,荆条蜜的结晶为难看的灰白色,槐花蜜结晶为细腻的乳白色,野酸枣蜜、杂花蜜、土蜂蜜结晶都是比较粗糙的白色,但有微弱差异。

蜂蜜在13—14℃时最易结晶。结晶不是说放冰箱里就马上结晶,是一个长期的物理过程。蜂蜜的结晶还与蜂蜜的种类、含水量有关。如本地纯洋槐蜜、大枣蜜不易结晶、而混有桐花的洋槐蜜、杂花蜜、土蜂蜜、荆条蜜、野酸枣蜜在冬天通常都要结晶。全部结晶的蜂蜜,宜长期保存不易变质。

我想详细介绍我店里的几种本地蜂蜜的特点。

槐花蜜:我店里有两种槐花蜜。一种是水白色的,很纯的槐花蜜,这种槐花蜜只有在大片的纯槐树林才能采到,没有杂蜜。这种蜜在别的地方可能比较困难,但是在三门峡库区,漫山遍野成大片的槐树林还是很多的。

纯槐花蜜的特点:水白色。口味清甜。浓度在41度左右(槐花的花期短,旺蜜期只有7-15天,加上槐花本身的特点,天然成熟槐花蜜很少超过42度)。不易结晶(但并非完全不会结晶,在冬天,条件合适,会整瓶结成细腻的白色结晶)。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夏天容易涨瓶。

另一种是微黄色的槐花蜜,这种蜜采自不成大片的槐树林,山上间或有其他的蜜源。在我们这里,主要就是早期的槐花蜜,这个时候槐花已开,但山上以桐花为主的杂花还没有败,所以槐花蜜里有少量的桐花蜜,不超过10%。 这种蜜不能出口,我觉得这种蜜很好,浓度高,桐花蜜也是蜜呀。

微黄色槐花蜜特点:微黄色。口味清甜(有部分客户说这个口味有点甜腻)。浓度高,42度左右。易结晶,冬天通常都会整瓶结晶,结晶呈细腻的乳白色)。夏天一般不会涨瓶。

土蜂蜜:我店里的土蜂蜜中蜂产的蜂蜜,每年割蜜一次,产量低,一箱中蜂最多割蜜20多斤。

我店里有两种土蜂蜜,一种是自然流出土蜂蜜。这种土蜂蜜的加工方法:蜂蜜带蜂巢从土蜂窝里割出来,用滤网包住捏碎,蜂蜜自然流出,装瓶。保持了土蜂蜜的原汁原味。这种土蜂蜜比较稠,波美度在42度以上,冬天通常整瓶结晶,呈白色固体状。

自然流出土蜂蜜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夏天会涨瓶,把塑料瓶子涨的鼓鼓的。原来我以为浓度高的蜂蜜不会涨瓶,后来才发现不是这样。这个自然流出土蜂蜜浓度非常高,超过42度,但是结晶的蜂蜜在夏天仍然会胀气。经过加热的土蜂蜜就不会胀气了。这也验证了蜂蜜中的活性酶。

也许我的答案让大家失望了,但是真的没有特别简单的蜂蜜识别方法,要不国家有专门的蜂蜜鉴定机构,市场上假蜂蜜还这么多。

有漏洞的方法1:取一滴蜂蜜滴在报纸上,浓度高的纯蜂蜜是半球状、不易浸透报纸,假的蜂蜜容易浸透报纸。实际情况分析:蜂场的蜜20%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测试,但至少有50%的蜂蜜浓度达不到这个标准,但也是纯蜜,不是假蜜,只是浓度低一些。这个方法只是检查蜂蜜浓度有参考价值。

有漏洞的方法2:取一杯水,加入少许蜂蜜。真正的蜂蜜会很快沉入杯底,不易融化,用筷子慢慢搅动时,会有丝丝连连的现象。如果是假蜜,则很快就会溶到水里。实际情况分析:你可以到蜂场现场采样,至少有50%波美度在39度以下的蜜都会很快的溶解的到水里面,但是,这个也是纯蜜,并不是假蜜,只是浓度不高。

有漏洞的方法3:取一根筷子插入蜜中,垂直提起。浓度高的蜂蜜往下淌的慢,粘性大可拉丝,断后可收缩成蜜球。假蜂蜜则反之,即便能拉长丝,断丝也没弹性,不会收缩成蜜珠。实际情况分析:那些麦芽糖浆做的假蜂蜜扯丝比真蜂蜜还好看。

有漏洞的方法4:单花蜜有本植物特有的花香味,百花蜜有天然的花香味气息,假蜂蜜有的是蔗糖味、有的是香料味。实际情况分析:这种方法有价值,但是主观性太强,必须喝过某个品种的真蜂蜜,有经验。

有漏洞的方法5:口感纯正天然的蜂蜜,味道甜润,略带微酸,口感绵软细腻,爽口柔和,喉感略带辣味,余味清香悠久。掺假的蜂蜜味虽甜,但夹杂着糖味或香料味道,喉感弱,而且余味淡薄短促实际情况分析:同上,必须有经验,主观性太强。必须配合其它的方面。

蜂蜜夏天会胀气吗?

蜂蜜胀气是因为存放环境气温偏高,而且蜂蜜瓶子晃动也会引起蜂蜜产生气泡,气温高的时候,从一个瓶子倒入另一个瓶子就像倒啤酒一样,这就是未经酿造成熟的蜂蜜,并不假,只是品质不高而已,蜜蜂采回不久的花蜜未经充分酿造,大多是1-2天取蜜,许多营养物质不全面,不充足,不稳定。在冬季很少出现胀气,夏天食用的蜂蜜的时候建议放进冰箱冷藏。

蜂蜜发胀能食用吗?天然蜂蜜会发胀吗?

1.蜂蜜发胀能食用,蜂蜜发酵是常见的蜂蜜质量问题之一。由于蜂蜜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因而浓度逐渐变稀;而未成熟的蜂蜜,含水量也比较高。通常蜜中含水量在21%以上,即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长繁殖。若蜜中含水量超过33%,酵母菌的活动则更频繁。如果酵母菌在蜜中大量繁殖,就会将蜜中糖分分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这就是蜂蜜的发酵。

研究表明,蜂蜜发酵与水分含量有直接关系。据对319个蜂蜜样品试验,结果为蜂蜜水分超过20%时容易发酵。当水分含量为19.1%—20%,酵母菌含量<1/克;水分含量18.1—19%,酵母菌<10/克;水分含量17.1%—18%,酵母菌<1000/克,不容易发酵。当水分含量低于17.1%时,不会发酵。此外,蜂蜜含水分过多,糖的浓度及其它抑菌成分浓度降低,抑菌能力随之降低,在适宜的温度下,蜂蜜里的酵母菌便会大量繁殖,加快蜂蜜的发酵变质。

蜂蜜发酵后,表面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泡沫,并溢出容器,严重时有胀裂蜜桶的危险。发酵后的蜂蜜,酸度增加,品质变劣,营养成分和风味受到破坏,发酵越严重,破坏程度也越大。对轻度发酵蜂蜜,应隔水加热到62℃左右,保持半小时,即可杀死酵母菌,除掉上面的泡沫,然后再装桶密封保存,即可食用。

2.天然蜂蜜会发胀,蜂蜜胀气是因为环境气温高,而且蜂蜜瓶子晃动引起蜂蜜产生气泡,气温高的时候,从一个瓶子倒入另一个瓶子就像倒啤酒一样,这是没有提炼的纯天然蜂蜜,这种蜂蜜营养全面。在冬季胀气的机会比较少,夏天开瓶食用的蜂蜜的时候建议放进冰箱冷藏。只要瓶子不含水分,常温下纯蜂蜜盖紧盖子都可以保存几年。超市里提炼加工过的蜂蜜就不胀气了,营养也降低了。胀气蜂蜜是原始蜂蜜 可以放心食用,但最好不要用塑料瓶,虽然塑料都是大分子物质,不会让人体吸收,但是由于加工时需要加入的助剂有毒,或者合成时反应不充分,使用时释放出小分子的单体,塑料会体现出毒性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10-25 13:15:10 回复

    量的桐花蜜,不超过10%。 这种蜜不能出口,我觉得这种蜜很好,浓度高,桐花蜜也是蜜呀。 微黄色槐花蜜特点:微黄色。口味清甜(有部分客户说这个口味有点甜腻)。浓度高,42度左右。易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