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2年前 (2022-11-23) 文聘 136 4

介绍: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松动的时间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松动的时间是1951年9月9日

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在1992年时结束。

我国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提出是十四届五中全会。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

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从党的十四大起,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取向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成为自觉、主动的历史进程。

传统计划经济特点和弊病(急)

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在仿效苏联上个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形成的僵化的斯大林模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高度统一的,指令性计划包揽一切的经济体制。其主要特点是:①所有制形式单一,权力过分集中,“一大二公”;②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大锅饭”,排斥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作用;③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民主法制不健全,官僚主义严重。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只有照搬苏联“老大哥”模式,加上在指导思想上又急于求成,在斯大林产品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来构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因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并不具备那种预设的、理想的产品经济模式的各种条件,因此我们建立起来的只能是带有浓厚自然经济特征的计划经济模式,这为平均主义分配方式的滋生和盛行培植了丰厚的土壤。第一,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地方和部门缺乏自主性和灵活性,造成了经济领域的部门僵化、“一刀切”的弊病。同时,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指令性计划占绝对优势,以行政手段作为管理经济的主要手段,片面追求高速度和所有制结构的“大”和“公”,导致集中过多,统得过死。使中央计划难以全面反映整个国民经济复杂的、千变万化的情况,从而出现在计划的下达和执行上搞“一刀切”和“一拉平”的平均主义局面。第二,传统的计划经济客观上维持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格局。在这种经济体制下,地区、部门、行业之间条块分割,彼此之间缺乏横向经济联系,呈现一种封闭的自给状态,“条条”“块块”以及“条块”之间相互壁垒;由于片面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并且将自力更生理解为自给自足,使整个国民经济成为不与世界经济体系发生交往和联系的封闭体系:片面强调企业的自力更生,鼓励企业办学校、办医院等,使许多企业极力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以达到万事不求人,为平均主义的推行准备了条件。另外,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必然要求直接在收入分配上实行大一统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不管是在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领域都是如此。在社会财富和收入的初次分配中,企事业单位之间、企事业单位内部实行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尤其是从事复杂劳动的脑力劳动者和从事简单劳动的体力劳动者之间,在劳动报酬上没有多少区别,甚至出现“脑体倒置”现象。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个人吃企业的“大锅饭”。在再分配领域,国家对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财政收支政策,致使各地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配之间不成比例,没能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在经济发达、劳动生产率和总收入高的地区,上缴率也高,收入支配率就相应降低;而经济落后、生产率和总收入低的地区反而不要或少上缴收入,还可以得到中央财政的补贴。这种分配政策虽然客观上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但实际上是鼓励不发达地区吃发达地区的“大锅饭”,是一种“劫富济贫”的平均主义做法。

总之,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提供了最扎实的根基和土壤,是平均主义赖以存在和盛行的最主要的体制根源。平均主义之风之所以能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尽情大表演,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什么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

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

1.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和单一的经营方式;

2.在经济决策结构方面,经济活动的决策权高度集中于政府手中,企业没有多少经营自主权。

什么是计划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于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

计划经济体制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

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基于经典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 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描述, 公有制一直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财产形态。 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过程, 本质上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化和国有化的过程。

扩展资料:

建国头七年在我国基本形成的这种具有某些中国特点的计划经济体制,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

首先,运用这种新的经济体制有助于在短期内医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恶性波动,以顺利地渡过经济困难时期。建国伊始,面对国民党政府留下的财政枯竭、通货膨胀的局面,由于国家加强了集中管理,不出一年时间,就基本制止了通货膨胀,经济初步获得稳定。

中财委在1949年关于稳定物价斗争的总结中曾指出:在市场物价问题上的较量,不但需要统一的指挥,而且要有保证实施这种统一指挥意图的能力。就是说,要能做到集中使用力量,灵活调度物资,全面指导物价。

薄一波后来在总结这一条历史经验时说:“40年来,我们看过来看过去,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又还不富裕的大国里,要长期保持金融物价的基本稳定,经济的基本稳定,维护中央的权威,保证政治与经济必要的集中统一是不可缺少的,中央有力量,各个地区都会得到益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划经济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是什么

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是计划配额的制定与实施。

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是计划配额的制定与实施。而计划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是政企不分、产权不明、不自主经营和不自负盈亏的企业,即“只管听话办事”的企业。计划配额通常是根据宏观角度的轻重缓急而安排的。谁排在前,谁排在后,谁得到的较多,谁得到的较少,全由计划当局即各级政府部门决定,是政府部门掌握着人、财、物的分配大权。轻重缓急的排列本来就没有确定不变的客观标准,于是掌握着人、财、物分配大权的计划当局自然就成为了支配企业和待业者命运的主宰者了。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分配观点的误区

第一,劳动关系类型的单一化。所谓类型的单一性,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只有一种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劳动关系,这种公有制经济劳动关系主要表现为劳动关系主体一方的用人单位的经济性质为全民所有制和带有全民性质的城镇集体所有制,劳动者也都是全民所有制固定工身份的职工。到60年代后期,企业短期性、季节性和临时性用工大量转成固定工,临时性劳动关系范围很窄,其它非公有制经济劳动关系一般不存在。

第二,劳动关系主体的抽象化。用人单位无权自行招用劳动力,而要由国家下达用工指标,在指标内招工;劳动者无权自择职业,而要由国家统一分配安置就业。劳动关系建立后,工资分配、保险福利等,都是国家统一制定政策,统一进行调整。用人单位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和监督劳动者以完成政府下达的生产计划而非经营决策。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工人并不是真正的劳动关系主体,实际上构成劳动关系主体的是非常抽象化的国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劳动关系各领域都由国家统一计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11-24 04:45:10 回复

    各种条件,因此我们建立起来的只能是带有浓厚自然经济特征的计划经济模式,这为平均主义分配方式的滋生和盛行培植了丰厚的土壤。第一,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地方和部门缺乏自主性和灵活性,造成了经济领域的部门僵

    1
  • 访客 2022-11-24 01:49:40 回复

    化、“一刀切”的弊病。同时,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指令性计划占绝对优势,以行政手段作为管理经济的主要手段,片面追求高速度和所有制结构的“大”和“公”,导致集中过多,统得过死。使中央计划难以全面反映整个国民经济

    2
  • 访客 2022-11-24 08:22:57 回复

    ,统一进行调整。用人单位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和监督劳动者以完成政府下达的生产计划而非经营决策。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工人并不是真正的劳动关系主体,实际上构成劳动关系主体的是非常抽象化的国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劳动关系各领域都由国家统一计

    3
  • 访客 2022-11-24 00:52:13 回复

    则。在经济发达、劳动生产率和总收入高的地区,上缴率也高,收入支配率就相应降低;而经济落后、生产率和总收入低的地区反而不要或少上缴收入,还可以得到中央财政的补贴。这种分配政策虽然客观上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但实际上是鼓励不发达地区吃发达地区的“大锅饭”,是一种“劫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