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委员包抓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村支两委与村级集体经济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3年前 (2022-07-02) 教育 84 2

介绍:

乡镇党委书记如何抓好村级组织和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乡镇党委书记如何抓好村级组织和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党委书记抓村级组织和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综述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工作,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战斗力和基础,村级党组织是战斗堡垒,村党支部书记是先锋,党员是旗帜。党支部书记队伍特别是党员队伍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村级党组织和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党的基层组织能否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切实保持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直接影响党的性质和党的活力。结合我乡实际,现将有关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乡党委书记抓村级组织和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

1、抓发展,队伍不断壮大。

2、抓教育,素质明显增强。

3、抓管理,确保先进性。

二、乡党委书记抓村级组织和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集中精力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1、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

(1)乡党委、政府分别制定的任期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目标责任制,按期完成工作目标和任务。乡领导班子健全,结构比较合理,通过调整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进一步明确班子成员工作职责,领导班子成员能够团结协作,班子成员能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重要经济工作、大额资金使用、干部人事问题等重要事项均坚持集体决策。领导班子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班子成员能正确履行职责,保持保量完成本职工作任务,保证了全乡各项任务目标的完成。乡党委注重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注重自身建设,党委自身按照优秀党委“五个好”条件,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争创优秀党委。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完善了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进一步规范了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不断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形成了领导班子“合心、合拍、合力”的良好氛围。

(2)本人坚持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制度,学习有计划、有目标要求,重点学习理论、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每周星期一的学习从不无故不参加,一个星期学习一次,并能够长期坚持,通过学习提高了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按期参加一年一度的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找准自身存在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整改方向,理清工作思路,沟通了思想,增进了团结。

(3)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狠抓了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了党建例会制度、理论学习制度、工作纪律及考核制度,针对特区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建立健全了乡村两级干部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了一整套加强、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逐步走上正规划、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4)廉政建设使各级干部树立起了良好形象。作为乡领导班子的“班长”,不以“一把手”自居,坚持做到以“一把手”自律,从自身做起,定期组织召开廉洁自律民主生活会、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并从招待、财务收支入手,严格按制度办事,实行“责任追究”、“一岗双责”。认真开展了“诺廉、践廉”活动,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5)加强村级组织、班子建设,按照要求,认真开展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配齐配强了村级领导班子,使村级领导班子结构合理,职责明确,团结协作,能够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村级重大事项经过集体讨论研究决定。

(6)村党支部具有凝聚力、号召力,能够切实带领群众发展本村经济,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子,在着力解决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上下功夫,通过实施项目,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逐年递增,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巩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物质基础。

(7)加强对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乡科级后备干的部管理,建立了后备干部管理库,同进抓好村级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每个村都有不少于3名后备干部,为村级组织补充了新鲜血液,储备了力量。

2、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1)按照年度发展党员计划,严格按照发展党员的程序,加大农民党员的发展力度,做到每个村都有5名以上的入党积极分子,力争每村都能发展1名党员。一年来共发展党员7名。

(2)利用乡业余党校和村级多功能活动室、远程教育等硬件设施对农村党员、村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村级后备干部的培训,每月不少于3次,参训率达90%。

(3)乡党政办有1名稳定的中国共产党党内基本信息库管理操作人员,并能够做到定期维护与按时维护相结合,按照上报信息维护情况。

(4)认真抓好党费收缴工作并足额上缴,及时结算。

3、强化工作机制建设。

(1)乡村均制定有经济发展规划,并落实了工作措施,因地制宜,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健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制度,成立了乡督查考核工作组,对各项制度和措施的执行情况实施有力的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农业适用技术得到普遍推广,“两杂”良种推广面积逐年扩大,通过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农业适用技术培训,使90%以上的农户掌握1—2门农业适用技术。

(3)健全和完善了乡副科级以上领导联系村工作制度,并按制度落实,领导班子成员每月至少到所联系的村开展2次调研,解决了联系村的实际问题。

(4)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了实效,并形成了长效机制,长抓不懈。

4、三级联创工作。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继续深入开展“五好”乡、“五好”村的创建工作,并将此内容作为各村党建工作考核内容,严格按照特区《关于在全区深入开展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工作意见》,做到乡村两级党员领导干部能够熟练掌握“三级联创”的创建任务和目标要求,深入开展创建工作,全面完成创建规划目标。

(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1、抓村级活动室建设

改扩建村组织活动场所,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能够满足工作开展需要,突出阵地作用。

2、搞好基层组织先进性工程建设

村级组织领导班子结构做到合理,领导有具体的分工,职责明确,团结协作,能够带领人民群众发展经济,领导班子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自觉维护群众利益,廉洁奉公,作风踏实,公道正派,奋发有为,成为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火车头”。

通过培养和锻炼,村党支部书记具有奉献精神和带头致富、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组织和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村党支部书记模范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积极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农业适用技术等科技知识和文化知识,能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引导和帮助农户发展经济,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依法行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为推动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发挥骨干作用,实事求是地根据本地实际积极推进经济发展。

各项制度完善,管理措施到位。党支部议事和决策机制、“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评议、党内选举、党员议事等制度完备。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制度、为群众办实事制度和村级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对各项制度和措施的执行情况监督有力,落实到位。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协调,团结一致,工作运行规范,服务优质高效。

村干部尊重农民群众,爱护农民群众,诚心诚意为农民办实事,自觉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自觉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农户调查了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工作措施符合群众的意愿,工作成绩群众满意,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

(三)以先进性教育为重点,抓好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和村干部学历教育工作。

1、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为进一步做好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让他们回乡参加每次支部生活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打电话或写信的方式与其取得联系,告知其该支部的重要议事情况,尽可能地征求他们的意见,对其交纳的党费,只能按年度收取,每到年底,提前一个月通知到本人,让他们在限期内把各自的党费汇到村支书手中,务必把各支部的党费按时上交到乡党委。村支部随时关心外出务工党员的组织生活,经常邮寄学习资料给他们,让他们在外打工期间既熟悉掌握党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能学好一技之长,回乡后带动一方群众发展经济。

2、按照足额收缴和管理党费

由于实行公务员工资改革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工资水平均不同程度提高,按照党员费在工资中的比例规定,认真核算党员半年来应缴纳的党费,并组织征收,并上缴特区组织部。

3、党内信息库维护和管理

落实专门的党内信息库管理操作人员,操作人员按期进行维护,并及时上报维护信息,做到及时更新维护。

4、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

对境内有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组建设党支部,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抓落实。

5、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发展党员工作严格按照“十六字”方针,采取审慎的态度发展,“宁缺勿滥”,重点考察群众基础好、年纪在35岁以下、初中及以上学历的积极分子。在党员发展过程中,审批程序和材料把关上做到“严肃、严格、严谨”,从源头保证了党员的质量。

(四)认真开展远程教育

1、成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乡远教工作的领导。由书记任组长,分管书记任副组长,成员由相关的站所、办抽人组成,办公室设在党政办,负责组织指导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

2、组建远程教育“八支队伍”,对站点的工作有针对性的制定了目标考核实施细则。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促、指导、考核。

3、为了达到“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目的,高度重视远程教育的学习质量,在时间上定时定点,学习内容上注重“三个贴近”。村级级站点每月3次组织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学习党政、法律、农技、卫生等知识,并针对群众需求不定期组织学习。为保证教学质量,在“学”方面强化“三个贴近”。一是在教学内容上贴近农村需求;二是教学方式上贴近农村现状,农忙时候尽量抽时间学,农闲时候多安排时间学;三是在教学组织上贴近农村实际。同时,做到典型引路、协会引导、项目带动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学习培训的积极性。

4、各远教点认真按照相关制度准时接收教学资源,按时整理资源及农户感兴趣的资源播放给党员干部及农户观看。

5、制定了相关的工作制度,拟定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增强乡党委抓好远程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远程教育发挥作用,取得实效,远程教育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有力促进思想工作有人抓,经济工作有人管,公益事业有人做,共同富裕有人带。

6、远程教育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党员领导干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发展高于一切、一切服从于发展。在工作中显现了五个转变。

一是思想观念上的改变。过去是政府要群众干,现在是群众要求干;过去是干部要群众干,现在是干部引导群众干。二是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从单一的粮食生产发展成为粮、果、草、畜、气的发展模式的同时,抓好远程教育与农业产业化的结合、远程教育与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与计划生育优质相结合、与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在抓村级组织和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应当清醒地看到,村级组织和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乡基层组织建设还需不断加强,多数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缺少发展后劲和可行的增收门路。

2、在教育方面存在不足。一是组织生活单一化。在开展“三会一课”中,往往是念念报纸或结合当前工作议一些事。二是教育低成本化。村党支部因缺乏必要的经费,在电化教育和阵地建设方面没有资金注入。整个教育工作还处于“低成本化”运行状态。

2、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一是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二是监督措施还不够到位。三是监督的社会体系还不完善。

3、作用发挥方面存在不足。党支部书记的总体素质不高,党支部书记对日新月异的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变化不适应。也就是说对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握不够好,所以也就无法代表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党支部书记作用弱化问题十分明显。

四、措施与对策

面对新世纪、新任务和新挑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村级党组织和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正确把握新时期村级党组织建设标准,不断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

1、不断探索新时期村级党组织建设标准。这是农村党的建设工作中首先必须明确的重大问。不能忽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2、坚持标准,严格把关。为搞好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采取“选、调、配、培”的方式配强党支部书记。首先,要把好党支部书记的选拔关。其次要把好考察关。第三,要把好程序关和质量关。把双带作用强的村干部培训成为支部书记。

(二)大胆改革教育管理体制

1、建立党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支部为主体,通过定期研究工作、定期召开教育经验交流会,提高对基层的指导力度,做到“教育、管理、监督”三位一体,逐步实现教育管理系统化。

2、建立作用的激励机制,对有特殊贡献的、作出突出成绩的党支部书记要大胆奖励。既要以感情教人,事业育人,也要以一定的待遇激励人。

(三)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

1、在教育方针上实施必要的改革。积极探索从纯理想信念教育转化到理想信念教育与“人本教育”、“现代先进文化教育”相结合的路子。

2、在教育方法上进行改革。分批分期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教育培训,多角度多层次实施素质教育,克服教育的盲目性,整体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素质。

3、在教育内容上进行改革。把最新的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注入到党教内容中去,根据不同层次党员的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教育内容。

4、在教育形式上进行改革。要加快电化教育发展步伐,给党党支部书记教育注入新鲜血液,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要不断改进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结合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村党支部书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强化机制建设,使党支部的教育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四)建立有效的载体,充分发挥支部支部书记作用。

要针对党支部的实际情况,通过有针对性、实用性、可行性、有效性的载体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体现党的先进性的具体表现和有效载体,整体地体现党在全社会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领导核心作用。

谈谈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举措

要加快发展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以“多予、少取、放话”为原则,扎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统一思想,提高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组织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认识。通过学习,使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增强凝聚力和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需要,更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2.化解村级债务,减轻村级经济负担。一是开辟村级集体收入来源,增加收入,提高还债能力。二是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对办公费、报刊费实行限额管理,降低管理成本,达到节支增收的目的。三是对村级债务进行全面审核认证,经过核定已确定认为无效的债权债务,按法定程序予以核销。

3.加强村级财务民主监督和审计监督。各村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务公开制度,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收支业务较多的村,要增加村财务公开的次数,要多听取民主理财小组的意见;要建立村级财务审计制度,每年由镇(街道)审计部门对各村的财务进行审计,同时要对主要干部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增强对村干部分配使用集体资金的约束力。

4.强化管理,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各村要创新思路,通过采用股份制、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经营方式,盘活集体经营性存量资产,使村集体经济经营模式从单一的生产经营转变为资产经营或资本运营。一是把原来单纯的集体经济项目,改组成集体参股的股份制形式,或者以集体所有的土地、厂房、设备、资金和技术等入股,与国内自然人或法人、外商等合作经营或兴办股份制企业,使集体资产得以保值增值。二是采取承包、租赁或出租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形式,收取承包费和租赁费,增加收入。

5.加强对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当前,在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特别重视对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工作。要根据秀洲委[2006]13号文件精神,制定扶持政策,激励集体经济发展,对经济薄弱村要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找准经济增长点,广辟增收渠道,加大对经济薄弱村的扶持政策,给予资金补助和项目扶持,通过“输血”和“造血”,增强经济薄弱村经济实力,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6.因地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在盘活存量资产,确保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一要根据各村实际,充分利用空闲、闲置土地等资源,建造标准厂房、营业用房等。二要利用建好的厂房、营业房,引进外来资金,在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村经济合作社与投资者签定租赁合同,由投资者先垫付资金,抵缴每年上缴租金。三要结合农村综合改革,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明白应尽的义务。各村要严格按照综合改革的要求,依法征收好“一事一议” 筹资、以资代劳、各类专业承包合同和农户欠款的收缴工作,提高合同的兑现率。

如何解决村级组织基础设施薄弱和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农村村级组织建设工作,是新阶段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初步有重点的选择调研,在肯定成绩下,主要针对当前我市农村村级组织建设存在的某些突出问题,及应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村干部工作缺乏亲民性。一是缺乏与村民的沟通。特别是对于工程项目招投标、公益事业建设等一些重大村务决策,没有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搞“一言堂”,导致村民对村干部的不信任。二是工作责任心不强。有的村支书,身兼几职,村民称之为“老板书记”,主要精力和心思没有放在抓村工作上,而是放在搞自己的事业上,村里的大事小物基本不过问,但工资报酬却分文不少,甚至个人的开支也要在村里报销。三是村干部存在以权谋私现象。有的村干部认为自己当了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在当地几千人中也算得上是个“官”,说话气粗,居高临下,一言九鼎,自认为就要比村民高出一筹,房子要造得大一些,钞票要挣得多一些,生活要过得好一些,在开展村公益性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谎报、瞒报,侵吞工程项目款,在村民中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二)村“两委会”关系缺乏协调性。一是合作共事氛围不浓。小村并大村后,村干部开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仍停留在原小村范围,缺少相互的交流和沟通。二是内部关系不顺。有的村党支部、村委会分工如分家,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貌合神离,重大事情达不成一致意见,遇事各作主张、各行其事,好事争着上、难事往后躲,出现失误互相一推了之。三是工作方法简单。有的村党组织对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学习、不熟悉、不习惯、不理解,甚至产生埋怨、抵触情绪,遇到矛盾和问题,没有对群众给予耐心解答依法办事,而是把两者任意割裂开来,造成基层党群、干群关系紧张。

(三)村级组织管理缺乏规范性。一是执行制度的形式化。虽然绝大多数村都建立了“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活动日”等制度,但大都只写在了纸上,挂到了墙上,仅仅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二是村务公开的形式化、敷衍了事。仅是把一些如困难户名单和补助公开。而对村干部报酬、奖金及其他额外收入不公开,土地征用款、企业承包款投资使用没有彻底的公开,农民种粮、购农机、种子补贴未公开,部分公款被私自借用、拖欠,村级招待费支出不透明。三是重大事项决策的形式化。有的村在决定重大事项时,村支书、村主任不尊重党员和群众的民主权利,把自己凌驾于组织原则之上,搞“一言堂”,压制打击村民的民主言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形同虚设。

(四)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缺乏带动性。一是党性观念、宗旨意识在淡化。极少数党员精神文化空虚,思想道德庸俗,甚至参与封建迷信、赌博等违法乱纪行为。有的党员以个人、小团体利益为上,公然对抗上级政策,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闹事、越级上访等;个别党员甚至只要权利不要义务、只图享受不愿奉献。二是个体素质、能力相对偏低。有的党员干部习惯用老方法、老手势办事,群众称之为“三拍”即拍胸脯、拍脑袋、拍桌子,缺少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缺少主见性、权威性和号召性;有的党员干部办事有失公道;有的在工作中留有“尾巴”,被个别人所“左右”;有的为争取“宽松环境”,极力回避掩盖矛盾,对错误倾向一味退让、迁就,为维护个人的利益,不惜放弃党的原则。三是“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作用不明显。部分党员自身能力不够强,“双带”作用不明显,习惯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和“提篮小卖”式的营销方式。少数党员不愿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二、对策探讨 

(一)切实提高村党支部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一是加强村党支部执政能力建设。健全村党支部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完善村党支部重大事项票决和民主协商机制,增强村党支部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提升其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水平。二是加强村两委运行机制的探索。建立村两委干部政绩社会监督评价机制和驻村干部实事公评机制,健全村级民主议事会制度,探索闭会期间进一步发挥党代表、党员监督作用的途径和方法,切实保障党代表和广大党员的权力。三是优化配置乡干部队伍,实行“1带1”(即一个班子成员或一个老同志带一个村年青干部)联村工作机制,推广联村干部“双向选择、揭榜承诺、捆绑式”考核,加强对联村干部的考核管理。四是着眼村干部作风的转变,探索推行“五个日”工作制度,即民情访谈日制度、办公无休日制度、进组驻户日制度、村支书下访接待日制度、工作交流日制度,促进村干部工作作风的进一步转变。

(二)强化村级组织体系建设。一是努力探索引导成立村级民间组织,并纳入村级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民间组织,吸纳、教育和培养能人,能够使民间协会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巨大的潜能和作用。二是加强村级民主建设,努力探索实施“1411”议事决策程序。解决村级长期存在的“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难题,第一个“1”就是决策重大问题时,首先由村党支部召开会议,初步确定一个指导性意见;“4”就是通过村支两委会、群团组织、村民代表议事会和其它组织四个渠道分别征求各方意见,特别是深入寨组农户中,征求广大村民的意见;第二个“1”就是召开村“两委”联席会议,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最后一个“1”就是将方案提交全体村民大会进行表决。三是推进村民自治进程,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对于违反村规民约而不接受处罚的农民,除实行强制性措施外,还可用非强制性的道德舆论手段来解决。

(三)创新选人用人办法,优化村干部队伍。一是在村级领导班子建设上要大刀阔斧地把那些不合适宜的、没有培养价值和潜力的平庸型干部,通过换届选举、组织调整等手段,淘汰出村干部队伍。要采用公开招考、县乡下派优秀干部等途径,充实一批优秀的年轻干部到村级领导岗位,尽快在贫困村全面推进“两推一选”工作。二是调整乡干部岗位设置及人员编制配备。在招聘、考试、考核选拔乡干部的标准上,要大胆地把那些自身致富,又能带领群众致富,有门路、懂经济的村干部直接选拔到乡机关相应岗位,坚持从上级下派兼任村支部书记的乡干部中及当地任村支部书记的村民中通过考试和考核选拔乡领导干部,这样既可以调动乡下派干部和当地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他们投身抓村级管理的热情。三是转变工作职能,合理设置村干部岗位。每个村的村干部应由目前的7至8人减少到4人,在“两委”换届时,努力实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四是不断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把一些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科技示范户、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中的优秀人才纳入到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加强培训,适时调整充实村“两委”班子。五是尽快制定根据每年物价涨幅指数调整提高现任村支书、村委主任和其他村组干部的工资报酬及相关补助奖励机制和规定,努力解决好现任和已退下来的村组干部的离职、退休待遇和养老保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稳定村组干部队伍,激发他们更大的工作热情。 

(四)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村党组织凝聚力,真正做到“有钱办事”。一是盘活村集体资产。大力推行村集体所有的塘、库、堰、林场、山、果园、荒坡荒地的租赁和承包,拍卖经营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创办村经济实体。找准本村的优势产业,充分利用、盘活、整合资源,引进资金、技术、项目,走“产业富村、项目兴村、企业强村”的新路子。三是积极争取多方支持。采取“县解决一点,乡补助一点、对口帮扶单位支持一点、村级自筹一点、社会各界和党员干部群众捐助一点、政策扶持一点”的办法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努力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扶持,广泛联系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回乡创业,解决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难题。

(五)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激发村干部工作热情。一是要从建立、完善、实施退休保障机制入手,解除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要从制定执行奖惩办法入手,解决干好干差一个样的问题。二是健全村级事务决策管理机制,规范村级决策事务管理。建立健全村干部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制、离任审计制、任用票决制等一系列规范制度,形成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干部管理制度体系,实现干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三是规范民主决策程序。对村集体的重要事项,尤其是村集体财务收支、重大项目等涉及到农民切身利益、农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加强村“两委”成员互相沟通的基础上,村民建立理事理财小组沟通表决机制,并及时召开村民大会民主决策,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做到科学决策、“阳光操作”,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六)进一步加强对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解决好“发挥作用”问题。一要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坚决破除狭隘的地方主义、关系网和“保位”私心,拓宽选人视野,大力开展“推优”工程,及时把那些政治上过得硬、发展上有本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青年吸收到党组织中来。二要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以党员先进性教育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党员党的宗旨教育,使每个党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三要加强党员的能力培养。深入实施“双培”工程,大力加强党员政治理论、市场经济、自主创业等方面知识和农村实用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贫困农村党员的带头致富能力。四要建立从政治上、生活上、感情上关心和服务党员的有效机制。使其切实感受到入了党不但有义务、责任、奉献,也有权利、温暖、荣誉,从而调动党员的积极性,激发党的活力,促进党内和谐。

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几点感悟

数字是枯燥的,但最有说服力。XX县XX镇XX村民委员会近几年来的变化完全可以用数字来勾勒:2000年—2003年全村经济社会总收入从51190元增到56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286元增加到1547元,粮食总产从743吨增加到1050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蔬菜种植和大棚蔬菜建设从原来零的突破发展到蔬菜种植面积400亩,大棚蔬菜种植面积35亩,两年来新修村社道路7条6000米,人畜饮水建设解决2906人、1217头大牲畜的吃水问题,投资23万元创办村卫生所、老年协会、绿化广场,XX村连续三年被上级部门评为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XX村这几年来的巨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重要一条是“有一个团结战斗的班子,有一个领导有方的班长”。县镇两级在评价该村工作时,一语道破了真谛。XX就是这个班子的成员、班长。在带领全村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留下了这样的足迹。

农业科技推广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

现年44岁的XX跑过运输、办过工厂,6年前抛弃丰厚的收入,依然回乡从事农业生产,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民,XX深知:“连粮食都不能自给,还谈什么经济发展”。于是,他带头搞“籼改粳”。在农科人员的技术指导下,推广良种良法。选准高产水稻品种如:岫系、合系、滇系、粳杂等。同时应用旱育稀植技术进行规范化双行条栽;N.P.K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措施。通过努力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全村1400亩水田,种植粳稻1275亩,单产达到583公斤,比老籼稻天杂57.58,单产312公斤,亩增271公斤,增86.9%。全村一年增收稻谷34.5万公斤。仅大春一季,就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的目的。

在粮食自给的基础上,XX依托本村区位优势发展蔬菜种植,当时村里人不理解,有的甚至说:“没见过种菜能致富的”,XX觉得他们说的也不无道理,他多次表示“我要做种菜的排头兵”就这样他投资1万多元建盖了大棚,带领全家起早贪黑种植蔬菜,当年利润就回收了投资。XX富了,但他没有忘记乡亲们。在他的带领和帮助下,全村兴起了蔬菜种植的热潮。到2004年9月已发展蔬菜种植400亩,大棚蔬菜35亩,其中每亩产值最高的已突破8000元。在他的带动下,XX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

群众信任的带头人,抓思想、抓党建、做实事

2000年村改委时,全村人民把目光投向了带领大家致富的XX身上,果不其然,XX以全票当选XX村主任。

上任伊始,XX就把水利建设作为农业生产的大事来抓,牢固树立“水利第一”的思想观念,他通过观察及走访群众后发现,沟渠淤塞是全村群众反映的一大热点问题,淤塞的主要原因有二个:一是人为设障,如在河道、沟渠里搭瓜棚、泡木料等;二是由于多年没有蔬通,浮萍大量繁殖所致。河道、沟渠排水不畅便造成涝灾,河道淤塞之害一日不除,XX农业生产隐患便一刻存在,XX决心先向人为设障开刀,他亲自起草了实施办法,利用广播等进行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加强对水利事业的认识,自觉维护水利设施的完好。在此基础上,他率领村委会一干人“四面出击”耐心细致做通工作,对人为设障的沟渠进行一次大清理,共拆除鸭圈9处,捞木料34塘,共计3000余件,在清除一木料塘时,塘主自认为XX他俩是多年的同学且两人关系一直很好,根本不把这事放在心上,对村委会限期捞木料的通知,视而不见,还找到XX拉关系,但XX态度坚决,分毫不让,通过耐心的说教,塘主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清理了占用的河道。不久在XX的带领下,XX村群众自发组织了一场请除淤泥和浮萍的战斗,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一举解决了沟渠河道淤塞这个“老大难”问题,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落实各社自然村进行经常性清理。于是XX村1367亩农田的防涝安全系数大大提高了。

由于工作较为出色,2001年XX任XX村党支部书记,XX认为:支部建设取得成绩的关键是搞好班子团结,支部一班人团结得好就好像内燃机有了内在的动力,群众看到支部团结有战斗力,干什么事情都有信心,用群众的话讲“就有了奔头”,全村有了凝聚力,在大的困难也不怕,在难的事情也能做,相反就成了一盘散砂,什么问题都会冒出来,要发展社会事业奔小康就成了一句空话。

“两委班子团结,自身建设是关键”,黄支书把近几年来支部建设作了回顾后说。前几年我们村经济不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没有起步,问题就是在两委班子自身建设这个关键上,个别成员放松了学习,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我们召开第一次支部会议时,就讲团结、讲自身建设,要求群众做到的两委成员必须首先做到,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一个行动胜过一打口号”。这几年,村两委不计报酬,坚持24小时有人值班,方便群众办事;村里建校修路,两委人员积极参与,并尽其所能支持;外出跑项目、筹措资金不向村集体报一分差旅费、招待费。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认为:这真正是一支为百姓办实事的队伍。党员和群众的关系融洽了、心灵沟通了,党支部的号召力,党支部的威信在群众中自然而然得到了加强。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正确引导党和群众的积极性是保持全村各项建设长盛不衰的经常性工作”,黄支书又深有感悟地说起党建工作的另一个方面。党员的模范行为,无时不在感染着党外的群众,很多群众从党员身上悟出一个道理:做人要有一个重心,这个重心就是一生要为国家、为社会、为集体出一份力,做个有价值的人。党支部抓住这个积极进取的好现象,安排他们到艰难的工作中去锻炼,在摔打中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树立理想信念,党支部为做到常帮不懈,制订了党员与部份群众结对子,定期不定期的交流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正确引导党的积极分子参与村、社建设,献计献策。党支部抓党建工作,一方面注重队伍自身素质,另一方面积极正确地引导党外群众的积极因素,把党内外工作结合起来,保持两个文明建设长期不衰,源远流长。2004年全村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党外积极分子就有12人,是近年提出入党申请人数最多的一年。积极分子番正益说:组织上尽可以按党员标准考验我,我心里早就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了,在时间上,我希望早点成为党组织中的一个细胞。

班长率先垂范,班子心齐气顺,谱写了一曲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协奏曲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是鲁迅先生的名言,挺富哲理。但它也是XX村“大官路”的写照,古道上铺一层石板那就是大官路了,古代大官路也曾有辉煌的历史,他曾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马背上曾驮来了XX大地的繁荣,但时间毕竟已跨入21世纪,“晴天灰尘满天飞,雨天一身泥水一身土”,这样的道路怎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谈起路,XX体会最深,他说:“希望在路,致富在人,公路不通,致富之路难通”,经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将原大官路修建为水泥路,该路全长1.7公里宽7.6米,工程总造价82.4万元。“投资82.4万元新修进村主大路”,这在村中无疑是一石击起千层浪,虽然群众修路热情高涨,但对于一个集体经济薄弱的村,82.4万元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没钱,XX跑县里、镇里,找华侨,找老板,同时多次召开会议动员全村人民捐款修路,为了少花钱多修路,他发动群众有物出物,有力出力,挖土、填土,且都是群众义务劳动。XX喜欢把来之不易的建设资金比作“血汗钱”,因此他在动工建设的各方面都精打细算,甘当“老抠”,工程从开工到竣工验收,他几乎没有休息过,更没有星期和节假日,在施工场地,抢修现场,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XX的身影,自家稻子黄在田里,妻子生病住院,他也没有请过一天假。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在XX和广大建设者的努力下,一条长1.7公里宽7.6米投资82.4万元的水泥路展现在村人面前,村民们亲切的称这条路为“小康路”。

东山片村民,特别是XX村群众永远不会忘记2002年竣工的素脑河水库配套工程,凝聚着他多少智慧和辛劳。由于水源缺乏,水稻不能适时栽插,大片农田排涝不畅,水渍严重、作物生长缓慢,严重制约着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同时众多的水事纠纷,严重影响周围群众生产、生活,是他在项目建设初期带领勘测人员,爬山涉水,历时50多天,对项目区管道,明渠机耕路多项进行勘测。在项目施工中,亲自督查工程质量,致使项目能按时、按质顺利完成,项目的建成解决了东山片近2300亩的农田灌溉,土地单位产出率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东山片的老百姓笑了,XX也笑了。

想人民群众之所想,解人民所难,是他深得民心的原因所在。XX村历史以来就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缺水村,特别是冬季,别说牲畜饮水,就是人吃水都十分困难。群众多次要求各级部门帮助解决人畜饮水这一历史上无法解决的难题。XX心想:在全国上下奔小康的时代,我们连最基本的吃水问题都无法解决,怎样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怎能对得起父老乡亲,并暗下决心:一定要解决人畜饮水问题。说干就干,他亲自爬山找水源,功夫不负有心人,水源终于找到了,而且经过卫生部门化验符合饮用水标准,但关键问题还是缺资金,XX又开始奔波于县、镇及各级计委、水利部门。经过他持之以恒的努力,XX村人畜饮水工程终于被计划部门立项,并批准建设。XX累了,可只要他闭上眼睛,脑海中就出现村民一双双无耐和渴求的眼睛,他在心中对自己说:“群众需要你,你必须把人畜饮水这件大事办好,好事办实。”于是施工现场又出现他忙碌的身影。项目建成后解决了XX村2906人、1217头大牲畜的吃水问题,XX村人民吃上自来水的梦终于圆了。另外他还带领全村人民投资23万元建了村卫生所,老协会和村委会办公楼,这几年他为民做的实事好事,用受益见利的XX村人的话说——数不清,道不尽。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XX的一系列实事,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群众的称颂。1999—2000年度被中共洞山乡党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00—2001年度被中共XX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2004年被评为县第二次村级换届先进工作者。可他觉得身上担子反而比以前更重了,在他的案头上有着新的XX村发展规划。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7-02 20:18:45 回复

    乡干部中及当地任村支部书记的村民中通过考试和考核选拔乡领导干部,这样既可以调动乡下派干部和当地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他们投身抓村级管理的热情。三是转变工作职能,合理设置村干部岗位。每个村的村干部应由目前的7至8人减少到4人,在“两委”换届时,努力实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

    1
  • 访客 2022-07-03 05:24:06 回复

    生产的大事来抓,牢固树立“水利第一”的思想观念,他通过观察及走访群众后发现,沟渠淤塞是全村群众反映的一大热点问题,淤塞的主要原因有二个:一是人为设障,如在河道、沟渠里搭瓜棚、泡木料等;二是由于多年没有蔬通,浮萍大量繁殖所致。河道、沟渠排水不畅便造成涝灾,河道淤塞之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