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融资风险定价,企业融资风险控制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3年前 (2022-07-03) 其他 89 2

介绍: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及对策?

关于有效缓解中小企业

融资难问题的提案

中小企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截止2010年,全市中小企业(含个体工商)达9.3万户,其中企业1.3万多户,涉及到农、工、商、运、建、服等行业,从业人员达36万人,占全市就业人数的70.5%,实现增加值433亿元,占全市增加值66.54%,成为全市吸纳就业、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主力军。

但是,我市中小企业总体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竞争十分激烈,企业利润留存极为有限,自我积累严重不足,特别是今年以来,由于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先天不足”的我市中小企业更加“雪上加霜”,普遍感到流动资金周转困难,资金链断裂,出现了停产、半停产现象,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亟待解决。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一)中小企业自身内部原因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

1、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大、银行借贷风险高。我市的中小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科技含量不高、管理水平低下,很少有自主创新,大多是跟随和模仿,打的都是价格战,在产业链中处于下游。这就使得中小企业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风险不断加大。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行业壁垒都比较低、缺乏技术含量,对资金的要求也不高,创业者大多为农民出身,整体素质不高,这就使得中小企业在同类产品中存在着残酷的价格竞争。这种竞争浪费了巨大的资源,并且使得中小企业的产品品种单一、质量低下,难以做出品牌,走自主创新之路,这就使得银行面临的借贷风险比较高,更加深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2、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我市中小企业普遍信用等级低下。信用是一种资源,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在市场经济中,信用己成为市场交易的基本准则,而现在许多地区都没有具体的规范中小企业信用的法律或法规。因此导致一些中小企业信用状况不良,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市中小企业的信用形象,使得银行惜贷。

3、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可信程度低。中小企业相对于管理比较规范的大企业来说,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信息不真实,更有甚者存在两本账。由于中小企业的交易灵活、有些时候不需要发票及转账,因此账务信息难以控制,又由于我国的税务监督力度不够,也给中小企业会计信息不真实提供了便利。中小企业大多为民营家族式的中小企业,这就使得会计信息造假在组织上得以保障。并且会计信息的造假成本非常之低,以至于很少有企业因此而受到政府部门的重罚。银行的金融机构在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时,为了降低其信贷风险,往往要求中小企业进行抵押贷款,这样就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那些信誉良好、经营正规的中小企业也不能获得与大企业一样的待遇,融资遭遇瓶颈,有时则不得不通过民间融资。

4、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相对低下。中小企业管理一般都存在家族式、经验式管理,粗放经营和用人为亲等现象比较突出,经营者往往无暇顾及企业的长远发展及规划。

(二)金融创新不足直接制约了中小企业融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够,从表面看是银行受信贷经营机制的约束,存在慎贷、惜贷倾向,而深层原因是受信贷规模、信贷投向、资金的安全性与盈利性、绩效考核标准等影响。一是信贷政策不配套。银行经营坚持风险平衡原则,在目前受信贷规模的限制,可供信贷资金已十分紧张,银行信贷投向的基本原则是“抓大放小”,考虑是资金的安全性与盈利性,加上银行业的绩效考核标准单一,只将安全性和盈利性作为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当然会首选生产经营稳定、利润有保证的大中型企业,而对那些有发展潜力,但要冒一定风险的微小企业支持力度自然减弱。二是贷款担保方式不灵活,创新不足。担保是银行为防止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保障信贷资产安全性的手段,也是银行进行商业化运作的客观要求。但在目前中小企业普遍难以达到担保条件的情况下,银行缺乏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三是商业化的经营机制客观上制约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银行普遍实行“集中管理,集约经营”,信贷权集中上收,基层行的授信额度减少,申报环节增加,审批时间延长。推行贷款责任人和终身追究制度,基层信贷人员开发中小企业客户积极性不高。四是缺乏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标准。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定主要以大企业的标准和指标作为参照,还没有建立起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制度。

(三)政策执行不到位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关键。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国家和省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但由于绝大部分政策都是粗线条的,而中小企业的融资矛盾是复杂的,再加上具体各级执行者对政策理解的偏差或行为上的不主动,使政策执行难以到位。

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和建议

中小企业融资难不是单方面的因素影响,而是多方面的系统因素影响,因此,需要政府、企业、银行及社会各方面协调配合,采取积极措施,共同化解。

(一)中小企业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信用观念。自我发展能力和信用观念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最终解决融资难问题的根本出路。中小企业要通过改善经营管理,增加经济效益,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要认识到诚实守信是增加中小企业贷款,融洽银企关系最好的办法,坚持诚信守信,提高资信度,依靠良好的信用、真实的信息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

(二)金融机构要改善金融服务,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首先,确保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企业贷款的平均增长速度不能低于整个银行业的贷款平均增长速度。对小企业贷款的增长实行单独的考核。其次,所有商业银行要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专营性机构,并实行独立核算,独立审批,独立激励。第三,商业银行切实建立支持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六项机制” 包括:风险定价的机制、独立核算的机制、高效审批的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专门的人员培训和违约信息的通报机制。以确保小企业金融服务在可持续的基础上发展。第四,落实授信尽职指引和风险补偿。只要银行按规定做了信贷的审核管理,做了贷前的企业经营财务的尽职调查后发放贷款,由于市场或者其他突发因素造成的贷款不能及时偿还,银监部门对经办人可免于追究责任,政府部门要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给予一定比例风险补偿,解除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后顾之忧。第五,放宽抵押资产的范围。推广采用企业无形资产、股权、项目权益、商业汇票、应收账款等多种抵押方式,积极探索解决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和抵押制度。第六,发展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贸易融资。对企业在真实贸易背景下的交易过程中的存货、应收款项、预付帐款等可向银行申请融资,比如出口信用证打包贷款、出口押汇、存货质押、应收帐款质押等。

(三)政府部门要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建设。政府应在信息供给、改进服务、创造环境等方面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大力宣传信用观念,重塑社会信用秩序,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体制和服务体系,向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人才培训、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提高中小企业的综合素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公开不良信用记录,逐步实现中小企业信用监督的社会化。加强法制建设,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为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提供法律保障。

(四)进一步培育和完善信用担保市场。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行业准入、风险控制和损失补偿机制。增加对担保公司的资金投入,提升其担保能力。鼓励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鼓励民间资本或有条件的企业投资创办民营担保机构,政策上给予扶持。鼓励中小企业联合出资,建立联保、互保性质的担保机构,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加强对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监管。

(五)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包括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产权交易、信用评级、审计服务等旨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介组织。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内控制度、财务规划等方面的辅导培训,为中小企业发展培训人才。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估体系,有效规范中小企业信用评估和中介机构的征信行为。

简答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有哪些

解决中小企业外源融资问题的对策有: 1.提高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 根据国家2006年10月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的要求,中小企业外源融资主要为商业银行贷款,而银行体系出现重大变革,中小企业为解决自身融资问题应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模式,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经营行为,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增强诚信观念,建立新型银企关系。 (1)健全中小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信用程度。中小企业要从规范企业制度人手,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组织形式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做到内部管理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经营运作规范。在企业分配制度上,建立以绩效为中心的管理体系。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经营机制。中小企业要赢得银行对其经营管理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的认可。同时,规范企业财务制度,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加强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中小企业必须强化信用意识,加强自身的信用建设。要以诚信为本,提高自身的资信程度,牢固树立欠债还钱的观念,按时还本付息,把信用当作无形资产来看待。一方面按规定向社会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杜绝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及欠息行为;另一方面要主动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树立诚信品德,按时偿还贷款本息。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更广泛的融资支持,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 (2)实行规模经营,提高中小企业偿债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目前中小企业中第三产业仍占主导地位,但第一、二产业发展也较快。中小企业要形成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生产,实现规模经营。同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注重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提高竞争力。在新产品开发应用、科技成果转让、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经营领域应突破传统行业限制逐渐从饮食、商品流通、建筑等传统产业向广告、经纪人中介、电子信息、科技等新领域延伸。中小企业应重视自身资本积累,减少对外部资金的依赖性,将企业盈利的相当部分用于增加资本金,逐步提高企业资本中自有资金的比例。 2.改善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环境 (1)完善中介融资机构体系。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商业银行应提供适合中小企业融资条件的融资服务的产品,如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方式及贷款金额的详细估算服务等产品,一定程度缓解中小企业资金不足问题。在实践中尽快完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系统,在贷款中做到不乱贷,不漏贷。国家对于民间融资给予合法化的同时,加强监管,以免造成金融市场秩序混乱。完善抵押担保制度,创新贷款保证方式,健全担保体系。突破传统的担保方式的限制,接受民营企业用自身的无形资产(包括品牌、商标、专利)、集体土地使用权、等作为担保;接受企业主个人为中小企业提供的以其财产或权利为抵(质)押的担保。应适当增加信用贷款的范围,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允许不动产抵押或质押,厂、商、银三方协议的应收账款质押等业务,尽可能拓宽中小企业的抵押担保方式。同时,提高抵押担保机构信息的优势和抗风险的能力,从而做出更为准确的风险决策。 中小企业进行信用担保融资的主要问题是风险的识别与防范问题。这需要设立金融保险机构,分散融资风险。设立金融保险机构对银行等机构从事每笔贷款业务进行风险担保,由银行等机构按贷款比例出资投保。金融保险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调查并将信息提供银行,从而根据企业的信用状况确立投保金额。一旦中小企业不能如期还款,金融保险机构按投保合同承担相当的金额。这种中介机构的介入,既可分散融资风险,又可减轻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压力。还可以由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或靠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预算拨款注入和向社会发行债券,组建担保公司,负责调查、评估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企业的资信状况,并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担保,其担保行为接受政府机构的监管;或由中小企业联合组建会员制的担保机构,资金共同承担,自担风险,自我服务,发挥联保、互保的作用,实行封闭运作,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规范有效的担保。或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用于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提供贷款贴息和贷款担保。 (2)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在整个社会信用缺失的情况下,依靠银行或企业难以解决融资问题。中央银行、政府、企业等都有责任和义务努力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全民诚信制度:通过专业化机构,开展联合征信业务,从企业、个人、金融、财政、税务、工商、质量监督等部门全方位地收集个人及各类企业的诚信资料,做诚信记录。建立个人与企业的信用记录体系,可使相关金融机构共享信用信息资源,使企业及个人的信用状况更加透明,以降低信息成本和风险定价成本。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及其个人的违约成本,促使其主动约束自身。这一措施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中的根源性问题具有一定效果。

融资企业估值的几种方法

1.可比公司法

首先要挑选与非上市公司同行业可比或可参照的上市公司,以同类公司的股价与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主要财务比率,然后用这些比率作为市场价格乘数来推断目标公司的价值,比如P/E(市盈率,价格/利润)、P/S法(价格/销售额)。在国内的风险投资(VC)市场,P/E法是比较常见的估值方法。通常我们所说的上市公司市盈率有两种:历史市盈率(Trailing P/E)-即当前市值/公司上一个财务年度的利润(或前12个月的利润)。预测市盈率(Forward P/E)-即当前市值/公司当前财务年度的利润(或未来12个月的利润)。

投资人是投资一个公司的未来,他们用P/E法估值就是:公司价值=预测市盈率×公司未来12个月利润公司未来12个月的利润可以通过公司的财务预测进行估算,那么估值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确定预测市盈率了。一般说来,预测市盈率是历史市盈率的一个折扣,比如说NASDAQ某个行业的平均历史市盈率是40,那预测市盈率大概是30左右,对于同行业、同等规模的非上市公司,参考的预测市盈率需要再打个折扣,15-20左右,对于同行业且规模较小的初创企业,参考的预测市盈率需要在再打个折扣,就成了7-10了。这也就目前国内主流的外资VC投资是对企业估值的大致P/E倍数。比如,如果某公司预测中小企业融资后下一年度的利润是100万美元,公司的估值大致就是700-1000万美元,如果投资人投资200万美元,公司出让的股份大约是20%-35%。对于有收入但是没有利润的公司,P/E就没有意义,比如很多初创公司很多年也不能实现正的预测利润,那么可以用P/S法来进行估值,大致方法跟P/E法一样。

2.可比交易法

挑选与初创公司同行业、在估值前一段合适时期被投资、并购的公司,基于中小企业融资或并购交易的定价依据作为参考,从中获取有用的财务或非财务数据,求出一些相应的中小企业融资价格乘数,据此评估目标公司。比如A公司刚刚获得中小企业融资,B公司在业务领域跟A公司相同,经营规模上(比如收入)比A公司大一倍,那么投资人对B公司的估值应该是A公司估值的一倍左右。在比如分众传媒在分别并购框架传媒和聚众传媒的时候,一方面以分众的市场参数作为依据,另一方面,框架的估值也可作为聚众估值的依据。可比交易法不对市场价值进行分析,而只是统计同类公司中小企业融资并购价格的平均溢价水平,再用这个溢价水平计算出目标公司的价值。

3.现金流折现

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估值方法,通过预测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资本成本,对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进行贴现,公司价值即为未来现金流的现值。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CFn: 每年的预测自由现金流; r: 贴现率或资本成本)贴现率是处理预测风险的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初创公司的预测现金流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贴现率比成熟公司的贴现率要高得多。寻求种子资金的初创公司的资本成本也许在50%-100%之间,早期的创业公司的资本成本为40%-60%,晚期的创业公司的资本成本为30%-50%。对比起来,更加成熟的经营记录的公司,资本成本为10%-25%之间。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较为成熟、偏后期的私有公司或上市公司,比如凯雷收购徐工集团就是采用这种估值方法。

4.资产法

资产法是假设一个谨慎的投资者不会支付超过与目标公司同样效用的资产的收购成本。比如中海油竞购尤尼科,根据其石油储量对公司进行估值。这个方法给出了最现实的数据,通常是以公司发展所支出的资金为基础。其不足之处在于假定价值等同于使用的资金,投资者没有考虑与公司运营相关的所有无形价值。另外,资产法没有考虑到未来预测经济收益的价值。所以,资产法对公司估值,结果是最低的。

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应如何解决

中国的投融资体系并未发挥有效的资源配置功能,效率相对低下的国有经济占用了大量的金融资源,并导致了银行体系的巨额不良资产和资本市场的非有效性。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民营经济的发展,而民营经济融资难的问题成为了一个全社会普遍关注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民营经济的行业准入条件将进一步放开 ,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对于中国金融体系基本功能是否正常发挥作用而言,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据有人调查统计,在被调查的190家温州地区的民营企业中,内源融资是主要资金来源,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约为40%,而银行贷款在企业总负债的比重平均为61%,过半的外部融资来源于银行信贷资金。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主要集中在集群产业,集群产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为80%左右。虽然民间贷款的比例由80年代的30%以上下降到15%,但总规模上升到了2倍多。有过民间借款和内部员工集资活动的企业占92%以上。目前,民间借贷和内部集资仍然在民营企业融资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债券或股票 ,需要支付一大笔信息披露费和中介机构费用,而且需要公开企业的财务情况和经营情况,对于现有股东而言,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都比较高,单位外部资金所需支付的成本与融资规模呈负相关关系。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这些成本是难以承受的,所以现实的选择是,采取向特定对象进行股权融资或债务融资。 民营企业许多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是所有权与管理权的结合,家族企业所有者经理的目标以及家族的目标往往成为企业的目标。对于家族企业来说,由于家族因素的存在,所有者经理在决策时要考虑家族的利益,特别是希望将家族企业传给后代,注重企业长期的延续。丧失控制权的后果不仅仅影响到经理本人,还会影响家族其他人的利益和后代的传承。股权融资将直接导致企业控制权的转移,所以,家族企业一般不采取这种融资方式,除非股权融资有很高的溢价且不影响家族的控制权。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时,家族企业更注重企业的安全性,力图规避风险。负债能给企业带来税盾好处,同时也带来了财务风险、契约的限制。债权融资约束越硬,负债越多,企业经营灵活性越低,发生财务危机之后企业控制权越可能发生转移。 在目前国内金融压抑的环境下,负债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并不能带来较大的利益,却带来了更高的融资成本和更大的风险,因此,民营企业尽量避免负债。但是,对于大型民营企业来说,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些企业可以获得利率较低的银行贷款,企业负债不仅可以得到利息补贴,还可以得到当地政府的关照,企业控制权也不容易发生转移。 美国资本市场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对于企业初创时期,风险投资的股权投资促成了中小企业的业务增长机会。并且随着中小企业规模的发展,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根据各自的风险偏好选择了不同的组合方式,改善了风险和收益匹配关系,降低了风险,促进了增长。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正规金融对中小企业的关照不足,导致非正规金融广泛存在。在印度,非正规金融是企业主创办企业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不论从哪个角度考察,都远远大于正规金融机构向其提供的金融支持。非正规金融是建立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之间的融资行为,一般也不需要提供抵押和担保,特定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解决了银行贷款的约束问题。 我国现有的民营企业的融资模式实际上是基于治理结构和融资成本的次优选择。初创时的内源融资或特定关系下的股权融资,更符合各种融资方式的风险收益偏好。当然,内部股东应该采取一种更开放的精神,扩大面向特定对象的股权融资比例。因为股权的相对分散,有利于公司制度的建设和职业经理人才能的发挥;同时,增加了公司的规模,提供了更多的抵押品,也提高了公司的借款能力。许多企业初创时的融资困难,是不可能依赖于银行贷款来解决的,只能依赖于股权融资和非正规市场。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企业达到一定规模之后的贷款难问题,既有损于经济效率,也加重了现有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现有的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有一个好处,企业外部融资的约束较强,企业的投资相对谨慎,避免了软预算约束下的过度融资和过度投资行为,在资本价格较高的情况下,雇用了更多的劳动力,发挥了国内劳动力的资源禀赋优势,解决了就业,也提高了居民的收入,利于减少二元结构矛盾,促进消费。如果以现有的官方利率进行放贷,加上银行软预算约束,民营企业的融投资行为可能发生严重扭曲。 虽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中小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更为合适,但是,由于金融压抑的结果,企业对低利率贷款的需求旺盛,资本稀缺,规模较大的企业也会向中小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中小金融机构也乐意将价格较低的信贷资金贷给规模较大的企业。现实的情况是,国内现有的中小金融机构也不愿意过多地向中小企业倾斜。在台湾,官营银行垄断体制下,台湾金融机构的融资业务是极其保守的,缺少抵押品的中小企业要取得融资非常困难,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贡献也有限。中小金融机构也存在多种委托代理关系,内部组织体系的效率不高,人员素质也较差,缺乏对中小企业的价值判断和风险定价的能力。 所以,要理顺民营企业融资和银行资金的配置关系,必须进行全面的金融改革。大银行现有信贷业务实行证券化,大企业更多地依赖于外部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大银行主要提供短期银行贷款,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发展中间业务上。通过改革,降低信贷资产的集中度,减少大银行过度依赖于信贷业务的局面,也就增加了中小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空间,促使中小金融机构确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市场定位。继续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改变银行的盈利状况;改变正规市场与非正规市场之间利差较大的状况,改变中小企业更多地依赖于内源融资的偏好。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投资于初创期和发展期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创造退出渠道。允许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存在。适当发展民营中小银行,避免产融结合的金融集团形式,重点面向处于发展时期的中型企业。加强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笔者认为,在缺乏金融体系提供的硬约束的外部治理的情况下,单纯的民营化改变不了中国经济和金融面临的难题。

企业债务融资有哪些类型,方式有哪些,有什么风险

企业债务融资的类型方式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贷、企业债券、租赁等,

银行信贷,银行信贷是企业最重要的一项债务资金来源,在大多数情况下,银行也是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主要代表,有能力对企业进行干涉和对债权资产进行保护。但银行信贷在控制代理成本方面同样存在缺陷:流动性低,一旦投入企业则被“套牢”;信贷资产缺乏由充分竞争产生的市场价格,不能及时对企业实际价值的变动做出反应;面临较大的道德风险,尤其是必须经常面对借款人发生将银行借款挪作他用或改变投资方向,以及其他转移、隐匿企业资产的行为。债务人的道德风险由于银行不能对其债权资产及时准确地做出价值评估而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企业债券,债券融资在约束债务代理成本方而具有银行信贷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企业债券通常存在一个广泛交易的市场,投资者可以随时予以出售转让。这就为债权投资人提供了充分的流动性可以降低投资的“套牢”效应,也即是降低了投资的专用性。在这种条件下,债权人对权利的保护不再是必须通过积极的参与治理或监督,还可以通过”一走了之”的方式。显然 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冲突被分散化了(至少从特定债权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是如此),债权的代理成本相应降低。这与股票的流通能带来股权资金的相对低成本使用是类似的道理。其次,债券对债权融资代理成本的约束还通过“信号显示”得以实现。由于债券存在一个广泛交易的市场。其价格能对债券价值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并且,债券的价格变动还将反映出企业整体债权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变化。企业债券实际上起到了一个”显示器”的作用。可以使债权人及时发现债权价值的变动。尤其是在发生不利变动时迅速采取行动来降低损失。显然。债券的这种作用有利于控制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冲突——在冲突刚开始时就及时发出信号,引起债权人的重视并采取适当行动,从而防止冲突扩大或升级。银行对贷款的质量评估也可以起到类似作用,但由市场来对企业债务定价,不仅成本要低得多,而且准确性和及时性要高得多。债券的这种信号显示作用是其他债权融资方式所没有的。当然,与银行信贷相比,债券融资亦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债权人比较分散,集体行动的成本较高,而且债券投资者较大众化,未必是专业机构。这些特点显然不利于债券投资者约束债权的代理成本。

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期限较短的一类负债,而且一般是与特定的交易行为相联系,风险在事前基本上就能被“锁定” 所以它的代理成本较低。但是,由于商业信用比较分散,单笔交易的额度一般较小,债权人对企业的影响很弱,大多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即使企业出现滥用商业信用资金的行为,债权人也很难干涉。

租赁融资,租赁融资作为一种债务融资方式,最大的特点是不会产生资产替代问题,因为租赁品的选择必须经过债权人(租赁公司)审查,而且是由债权人实施具体的购买行为,再交付到企业手中。而且,在债务清偿之前,债权人始终拥有租赁品在法律上的所有权,对企业可能的资产转移或隐匿行为都能产生较强的约束。从这个角度来看,租赁融资的代理成本较之其他方式的债权融资显然要低得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债务融资”,网站:“债务融资”

中国私营企业的融资阻碍及暨待解决的问题

企业一般会经历一个融资增长周期:随着业务的增长、以往业务记录的建立以及信息变得更加透明,公司对资金的需求和获得资金的途径都会改变。刚开业的公司和成立不久的公司不得不依靠从公司内部人员中筹集资金、贸易赊帐以及家庭和朋友的资金。随着企业的成长,可以通过中介机构融资,或者是股权融资(风险资本)或者是债权融资(银行和金融公司贷款)。最后,如果公司能够继续发展壮大,就可以进入公共股权和债权市场。企业融资增长周期表明,由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组成的私营部门,需要有多样化的融资体系支持其持续成长。

中国的私营企业作为过去20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成果,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劳动者就业和收入增加发挥了重要作用。到1999年私营企业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并被1999年宪法修正案确定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私营经济的巨大潜力并未真正释放出来,与国营企业相比,中国私营企业对经济的贡献度以及其需要配置的资源都严重失衡,私营企业融资难,仍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中国私营经济的巨大潜力仍未释放

世界银行所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围绕中国私营企业结构、私营企业所处环境以及融资机会等问题,历时16个月,对北京、成都、顺德和温州4个地区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调查、访问。338家私营企业的总裁接受了采访,2400家私营企业接受了问卷调查,并与各行业协会和政府官员进行了座谈调研。通过倾听中国企业家对当前私营经济气候的评论,指出了私营经济融资中的问题。

报告表明:中国新兴的私营企业有可能成为推动中国变革的主要力量;中国的私营企业已经成为收入和就业增长的主要源泉,从而减轻了改革的社会成本;而且,中国内地私营企业的发展将有助于缩小内地与沿海的经济差距。该报告的显著结论有以下3点:第一, 中国国内私营企业的出现是中国改革进程的最重要结果;第二,私营企业在产值贡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三,改善融资环境是私营企业发展的关键。“目前中国本土私营企业的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确立法治以及解决与不规范相关的问题”。

ifc的报告显示, 私营企业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私营企业成了新工作机会的主要来源,并吸收了国有企业下岗的大量职工。截止1997年,私营企业员工总数达到6790万人。截止1999年6 月,全国私营企业总数已达130万家,注册资本总额8177亿元。 “自1980年以来,中国私营经济产值以平均每年71%的速度增长,非公部门的就业率平均每年增长41%。目前,私营企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而国有部门占37%。如果再包括私人拥有的农业企业,这一比例就会达到51%”。

报告认为,从1949年到1999年修改宪法前,私营企业在国家的眼中一直缺乏合法地位。这使得私营企业在50年代“逐渐萎缩”。而文革后私营经济的复出则是“对失业和经济停滞压力日益加剧作出的匆忙反应”。中国新兴私营企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1978年至1983年,这是中国私营企业的复出阶段。此时,私营企业仅局限于在“制度真空中发展起来的个体户的范围”。这种个体经济具有强烈的试验色彩,政府的本意是让私营企业扮演“边际的、填补空缺的角色”。因此,每当“治理整顿”时,个体户就首当其冲。在这一阶段,私营企业的主要繁荣地是在广大农村地区。

1984年至1992年,这是中国私营企业的崛起阶段(雇佣8 人以下是“个体户”,雇佣8人以上是“私营企业”)。然而, 由于政治上的敏感性,针对私营企业,直到1988年才制订出相应的规章,允许私营企业继续作为公有部门的补充。

1993年至今,这是中国整体改革思路和官方对私营部门转变看法的时期。一系列至关重要的有关私营企业的新说法都产生在这个时期。比如,中国要建立市场经济,中国开始产权和所有制方面的改革,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有企业“抓大放小”的政策,中共十五大提出私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3月修改宪法等等。

由于各种原因,私营企业首先是作为个体企业而被允许存在的,它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和大型国有企业参与较少的贸易、服务等行业,“中央计划经济的不合理性又给这些私营企业创造了市场机会”,私营部门的逐步发展,使其活动范围也开始逐渐扩展,如在法律和组织形式等方面。

私营企业发展过程基本是,先对其进行不公开报道的试验——再对其加以原则性的批准——最后对其正式批准并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这表明,“私营企业是在改革的大部分时间里、是在产权不明晰和无保障的情况下发展的。”

因此,ifc的报告指出, “一旦私营经济活动的最初发展留出一定的空间之后,这就足以触发推动整个中国私营经济部门发展的天然动力,尽管还存在着许多羁绊。当私营部门发展的内在动力遇到现有阻力时,制度具有足够的弹性来适应新的现实情况,直到制约因素被削弱并出现允许私营企业经济活动扩展的新空间。这一灵活性的存在是与非中央集权的体制和官僚激励机制等因素有关,并且成了保证私营经济得以不间断发展的关键因素。”

ifc的专家谨慎指出,尽管中国在对待私营企业的政策、法律方面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这种进步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私营企业本身发展的速度。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本身也面临很多不利因素。比如,私营企业的经营很不规范,其不规范性的重要特征就是其结构的不透明性。企业的实际经营与其名义上的要求明显不符。基于以上等多种原因,目前多数甚至是绝大多数私营企业的活动一直都“比较低调”。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已经表明,为促进私营企业的发展,建立以规则为基础的体制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也是最能有效地解决私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步骤。运行良好的市场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眼下,中国非常有限的资源却被两方面浪费着:一方面,国有企业因为生产效率问题而在浪费资源,另一方面,私营企业又在为解决自身的市场外问题而不得不使用有限的资源。

中国缺乏为私营中小企业提供长期资本的股权融资市场

一、私营企业融资状况

中国缺乏为私营中小企业提供长期资本的发达的和规范的私人股权融资市场。目前,中国没有针对建立私人股权基金的法律/组织结构的法规。因此,潜在的基金创办者,通常是对发展当地高科技产业感兴趣的地方政府,常常建立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投资工具。据估计,中国大约有92家这样的风险投资公司,共有资金100亿元人民币(12亿美元),其中约25亿元人民币(3亿美元)已投资于国内外。 保险公司和退休基金不允许投资于非上市的证券。大型国有企业越来越成为非国有企业的最为活跃的国内法人投资者之一。中国的一些大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已开始涉足风险投资基金,主要为增长性高科技企业提供风险投资。证券公司、资产交易机构和信托投资公司当前在推进私营企业私人股权融资方面的作用有限。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股票市场主要用于为国有企业融资,并为实行多种所有制结构作出初步努力。因此,私营企业进入股票市场的机会是很有限的。尽管在《证券法》或行政法规中并没有明确的针对非国有企业公开上市的歧视性规定,但是配额制和对企业规模的要求限制了私营企业通过初次公开发行或买进上市公司而进入股票市场的数量。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976家上市公司中,只有11家是非国有企业。1998年和1999年,总共只有4家非国有企业进行了初次公开发行。2000年3月,中国证监会宣布取消上市配额制,取而代之的是由承销商决定新股发行时间和定价的制度。为私营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获得长期资本提供了更大的机会。然而,在目前逐步取消配额制的过渡时期,很多原先在实行配额制时被批准上市的国有企业仍然需要上市,这就造成了上市瓶颈,阻碍了非国有企业的上市。

从调查结果看,大约80%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融资难是它们面临的一般的或主要的制约因素。大约40%的企业认为融资困难是主要制约因素,仅次于市场需求疲软。就市场需求状况所反映的投资机会的大小而言,这一调查结果意味着任何一家有一定投资机会的抽样企业都认为融资难问题是其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从组织结构方面来讲,大约49%被调查的独资企业和28%的公司认为融资困难是公司发展的主要障碍。所有权形式不只是与公司规模有关,而且还反映了部门特点和不同的信息透明度,而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公司的融资能力。

二、私营企业融资渠道

ifc调查表明:私营企业在创业阶段几乎完全依靠自筹资金,90 %以上的初始资金都是由主要的业主、创业团队成员及其家庭提供的。依靠个人储蓄创业在北京和温州尤为典型,在这些城市,原始资本中自筹资金的份额超过95%。这一结果与融资增长周期模式是一致的。与其他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国家不同,中国的企业家不得不更多依赖私人储蓄和内部融资进行原始积累。调查揭示的中国式创业融资模式还与最近调查得到的美国小型企业(美国86%的抽样企业只有不到10名雇员)资金的来源有着显著不同。美国全国的数据和州一级有关企业融资的数据都表明,即使对最年轻的公司来说,内部融资也不会超过外部融资。在那些开业不久的中小型企业(历史是0到2年),内部融资额的最高限度大约占资金总额的54%。

ifc的抽样企业还表明, 私营企业的初始创业资本积累还有许多其他来源,包括银行贷款、其他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的贷款。但这些融资渠道所起的作用都很小,但顺德除外。在顺德,银行贷款的作用更为突出。相比之下,美国的中小型企业在创业阶段,平均30%的初始创业资金是从金融机构获得的,包括从商业银行获得的16%。对其他处于经济转型期国家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创业者能够更容易地获得银行贷款。

在创业之后,追加扩张投资时,私营企业继续几乎完全依靠内部渠道。企业留存收益和主要业主的投资占融资总额的比例在1995和1998年至少分别为52%和62%。在外部融资渠道中,非正式渠道、信用合作社和商业银行所占的比例大体相同。外部股权,包括公众股权以及公众债权市场所起的作用不大。

与其他经济转型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比较表明,中国的私营企业家很大程度上依靠内部融资渠道。而世界银行对经营环境进行的最近一次调查发现,在经济转型国家中,内部资金或留存收益平均占所筹集资金的60%。然而,在改革进展比较大的国家中,内部筹资所占的份额要低很多,如爱沙尼亚(33%)、波兰(34%)以及拉脱维亚(37%)。在美国,即使是刚开始创业的企业和规模非常小的企业,大约50%的融资额都是通过外部借贷形式获得的。

调查表明:融资渠道的相对重要性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重大差异。对于顺德、成都和温州的私营企业来说,银行贷款是融资的重要来源,但在北京却作用不大。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北京的私营企业最依赖内部融资渠道。在顺德,信用合作社是重要的融资渠道。非正规融资渠道在所有调查城市中都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在北京尤其如此。这些差异在对照企业规模、法律组织形式以及企业历史等方面特点加以检验后,在统计上有着重要意义。这表明,各地的具体条件在决定私营企业能否获得各类不同融资渠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同融资渠道的相对重要性还直接与企业规模有关。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内部融资渠道的作用通常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对于最小型的企业来说,非正式的渠道在其他外部融资渠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企业壮大,非正规渠道资金来源的比例通常会降低。商业银行贷款份额的变化趋势则正好相反:它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并且成为大型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渠道。这一结果显示,随着私营企业的壮大,商业银行的贷款通常会取代非正规融资渠道。同时,商业银行贷款还是最大型企业的第二大主要资金来源,仅次于留存收益。这也表明银行为较大的和较为成功的私营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调查结果表明,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银行在私营企业融资方面,无论是创业资本还是后续投资,所起的作用总的说来要小。这在小型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根据抽样企业申请贷款情况的数据,这些企业中有1/3在过去5年中至少申请过一次贷款, 并且成功率为84%。然而,有一小部分企业从来没有申请过贷款,这表明是否决定申请贷款都是自我选择的结果。

三、银行与私营企业缺乏信息沟通

总的说来金融市场普遍存在信息问题,但对中国的私营企业而言,这一问题尤为严重。在银行看来,大多数私营企业比国营企业规模小,经营时间短,贷款风险高。此外,企业规模和赢利率之间存在着明显联系。员工不到51人的企业约有3/4称1998年盈利。这一比例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在员工超过500人的企业中盈利的达到93%。此外,私营企业是在政治和经济环境都不利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它们在有些情况下会故意加强企业的不透明度,并且在向外人透露信息时都特别谨慎。随之而来的是缺乏清晰的所有权和管理结构,这明显制约了企业借款的能力。最后,银行在收集和处理相关信息方面缺乏能力和动力也加重了信息问题。

四、交易成本和风险因素

规模小、信息不透明的私营企业之所以难以获得外部融资,不仅仅是因为对它们提供贷款会伴有更大的风险和更大的单位交易成本,而且还因为国家政策对贷款给私营企业存有一些偏见。当公共借贷者无法摊还贷款时,几乎可以肯定,国家会进行干预,这样银行就不用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承担全部损失。但如果是私人借贷者不能偿还贷款,银行只能从自己的准备金和利润中冲抵损失。只有与不同所有制形式相关的风险不对称被清除,银行才不会认为贷款给私营企业时必须格外谨慎。

因此,银行贷款给私营企业需要更多的动力。这可以是对高回报的预期,但中国的大多数银行都为国家所有,面临的竞争有限,其结果必然是追逐利润的动机很小。此外,金融部门的改革侧重减缓系统内不良贷款积累的步伐,这使银行对风险更是唯恐避之不及。它们的政策只强调避免损失,而对分享风险高但净现值也高的项目所带来的回报却没有多大兴趣。中央银行要求所有银行都实行“责任到人”的政策,即让每一个信贷员个人对贷款负责。这样一种“零风险政策”使银行职员丧失了开展贷款业务的动力。还有一些消极因素也使得银行不愿意放贷:对利率的控制以及对交易和监督费使用的限制,尽管政府已在逐步放开其中的一些限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可以允许在规定利率的基础上浮动30%,农村信用合作社收取的利率可以比基本利率高出50%以上。银行正在利用这一更加灵活的利率体系,但利率仍需进一步放开,以鼓励向私营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贷款。预计中国在准备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中会进一步放开利率。

五、抵押和担保

抵押和担保是为了减轻债权市场内在的信息问题而采用的常规机制。这种方式在那些信息不透明的公司尤其有必要,因为对这些公司的特定资产进行评估通常比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评估要容易。在美国,小型企业从金融机构的贷款总额的几乎92%都是有担保的。这意味着绝大部分由金融机构向小企业提供的几乎所有类型的贷款和租赁——包括根据信用额度所提供的贷款——是有抵押物支持的。

根据对抽样企业的调查,不能满足抵押要求和第三方担保要求是中国私营企业不能获得银行贷款的最常见的原因。直到最近,地方政府和其他公司为贷款提供担保还是很普遍的做法。但是政府担保是造成国有和私营企业产生软预算约束问题的主要原因,特别在那些半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由于中央银行不鼓励政府担保和企业对企业担保,因此提供抵押已经成了几乎所有公司获得贷款的唯一方式。但是许多公司没有能力为贷款提供足够的抵押,约有2/3的抽样企业认为抵押是它们获得银行贷款一般的或主要的障碍。这一问题对于在服务业和高技术行业的私营企业来说尤为严重,因为它们的流动资本和无形资产占企业资本的很大一部分。

银行接受各种形式的担保。担保品包括土地、建筑、住房、公寓、可变现的储蓄凭证(储蓄存单和政府债券等)、设备、由信用好的买主所提供的销售合同(买主担保的银行贷款)。然而,在实践中,房地产是最常见的抵押品,在有些情况下房地产还是银行能够接受的唯一抵押品。在中国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房地产交易市场的情况下,住房和公寓的价值与所需贷款的数额相比通常很低。在农村地区,大多数业主只拥有住房的财产权,而不拥有房子所占土地的所有权,因为土地所有权属于村子。在此情况下,银行就不愿意接受房子作抵押。

使用抵押品还会伴有重大的成本,因为为了确立其资产价值,企业需要获得证明材料。管理土地或者房地产的有关政府机构通常会授权一个商业房地产评估公司来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在资产评估后,企业必须在主管政府部门注册自己的资产。此外,资产注册必须每年一续,并且要支付部分或全部年度注册费。在很多情况下,资产评估公司收取的费用是以资产总价值为基数计算的,这促使评估公司经常夸大资产总值,因此给银行造成了潜在风险。重复和任意收费严重挫伤了企业申请贷款的积极性。

六、私营企业借助非正规市场融资

中国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仍然驱使私营企业从出资人而不是从银行那里寻求融资。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大多数使用非正规市场。股票市场和海外市场作用不大。

非正规市场

抽样企业中约有一半曾经借助过非正规市场筹集资金。非正规市场的借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这种借贷通常发生在朋友或者家庭成员之间。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形成了一个联系紧密的关系网络,其中信誉非常重要。这些因素大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确,信誉和关系常常代替了抵押品的使用。第二,非正规借贷通常都是短期借贷。这主要是因为借款的个人面临流动资金紧张造成的,但高利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短暂的还款期限也降低了借债不还的风险。因此经常有公司接了订单之后用非正规借款购买原材料,在订单结算完毕之后再还钱。第三,非正规借贷的期限比正规借贷更加灵活。私营企业经常只需要资金来完成某个生产周期,在某些特定行业,生产周期可以短至几天。正规贷款通常的期限至少是半年或者一年,并且不允许有宽限期,而非正规借贷期限可以从几天到一年不等,并且允许有宽限期。事实上,正规银行贷款对期限的严格规定是导致私营企业不愿意向正规银行贷款的主要原因。最后,申请非正规贷款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在一天之内私营企业主就可以从朋友或者家庭成员处借到钱。被调查者不仅强调前面的非正规贷款的方便性,还强调正规和非正规贷款的利率基本相同。这意味着在这方面利用非正规市场借贷并没有什么不利之处。但是,当非正规金融市场上的行为超越朋友和家庭成员时就遇到了严重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拖欠债款和欺诈行为,这都很难控制。由于借贷通常没有签署书面合同作保障,所以受害人不能诉诸法律寻求保护。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只有14%打算将来从非正规市场借贷,而过去有49%曾使用过非正规市场上的贷款。

不久前,农村地区出现了半正规的金融机构,如由县和乡镇政府组织的信贷协会。信贷协会通过提供高利息来吸引储蓄并且向当地企业提供贷款。但是这些协会也遇到了严重问题,这常常是由于地方政府的干预造成的。借贷的很大一部分都流向了当地的乡镇企业,造成了这些实体的软预算问题。

为避免发生信贷危机,中央政府下令关闭所有信贷协会。现在几乎所有的信贷协会都已经关闭,地方政府接管了协会的所有债务。

股票市场

在628个被调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股票市场的融资作用非常小。在这些被调查企业中,只有3家挂牌上市。但是15 %的企业表示计划通过股票市场筹集运营资金。他们上市的主要动机是通过股票期权提高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动力。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尤其如此,因为人力资本在这些企业的运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海外融资

海外融资尽管很受限制,但其作用在增加。在抽样企业中,有23%希望同外国公司组建合资企业以便在将来获得资本,11%的企业表示愿意从外国银行贷款。现在香港在向大陆企业提供资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说,顺德的美的公司(md)先在香港股市以h股上市, 然后在深圳股票市场发行a股。1995年中国反通货膨胀措施达到顶峰时, 美的公司就通过在香港的分公司获得了外国贷款。顺德一些发展迅速的公司也考虑在香港以h股挂牌上市。

海外融资利用不多,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政府对境内外国银行的限制。直到最近外国银行才被允许从事人民币贷款业务。此外,本土私营公司如想获得外币贷款,就必须获得政府批准,并且要争取把其贷款纳入国家的外债管理计划。即使是国有企业也很难获得批准,更不用说私营公司了。

ifc认为,被调查企业的财务状况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 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难以获得融资,规模较小的公司问题尤其严重。被调查的私营企业通常严重依赖内部融资渠道,不管是创业资本还是后续投资。与其他经济转型国家的私营企业相比,中国的私营企业似乎更多地依赖于内部融资,并且获得银行贷款的机会更加有限。难以获得银行贷款部分是由下列因素导致的:由政策诱发的针对私营企业的贷款偏见;与私营企业的规模、历史和不规范性相联系的固有信息和风险问题;银行方面审贷能力、程序和激励机制的欠缺等等。

向私营企业提供不同的融资机构、工具和技术

ifc认为,中国私营企业面临最严重问题之一是融资障碍。 现存的制约因素来自各个方面。一些来源于向私营企业贷款的政策偏见,这些偏见现在仍存在。其他一些制约因素与私营部门的内部特点有关,如企业规模小,信息不透明,管理和治理薄弱等。还有一些因素与金融部门不够发达有关。

中国私营企业目前所涵盖的领域已经到了这样一种地步,需要有各种不同的融资方式与各个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相匹配。这就需要有一种多元化的融资体系,为解决不同种类的信息和风险分配问题提供不同的融资机构、工具和技术。

一、改善私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机会

为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创造平等的机会;强化银行向私营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监督企业对中小企业借贷激励机制的合并影响;进一步放开利率;允许银行收取贷款审核评估和贷款执行监督费;以及改善信贷担保机构和风险管理的激励机制。

中国的立法者一直在努力跟上实体部门迅速发展的步伐以及所有制形式的不断变化。现有立法中有一些重要部分都是或明确或隐含地针对转制的国有企业,而不是新组建的企业,但其中的一些规定对融资的获得有直接影响。此外,银行在观念上仍然认为国有企业的坏帐不如私营企业的坏帐严重。银行认为:当公有借贷者还不上贷款时,几乎可以肯定国家会插手此事,因此银行不用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吸收全部损失。资产管理公司最近的所作所为强化了它们的这一想法。很明显,私人借贷者不可能指望获得这样的待遇。如果不消除银行在贷款给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时所面临的风险不对称,它们就会认为给予私营企业不同贷款待遇是合理的。

强化银行向私营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一个重要的举措是通过竞争强化利润激励机制。目前,实体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与金融部门的所有制结构不吻合。在金融部门几乎不存在私人所有制。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将要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这将向外国金融机构开放进入国内金融市场的机会,政府应允许新的国内私有金融机构的进入。为了减少对管理的担心,特别是考虑到最近的金融危机,在最初阶段可在进入和审慎性方面对新的私有金融机构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

私有金融机构会较少考虑政治因素,而是更多地考虑追逐利润。但它们不大可能与现有的国有银行展开直接竞争,尽管私有金融机构的不断进入会加剧竞争,从而增强国有金融部门的活力。新兴银行很自然地将注意力放在那些贷款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市场客户,特别是规模较小和成立不久的企业,而这些企业构成目前私有部门的主干。这些新银行并不根据现有的关系对客户区别对待,而是一视同仁,另外为了努力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它们更易于在业务方面采用新的和创新性的方法。

在可预见的将来,大型国有银行会继续支配国内金融部门。因此,强化这些银行的利润驱动机制对改善私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机会将产生重大影响。组建公司、上市、与外国金融机构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其中一些方法。

关注金融企业贷款过程(城乡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基金会、信托投资公司领域)对中小企业借贷激励机制的影响。随着合并进程在金融部门的展开,金融机构会壮大,信贷决定权也会更加集中。考虑到这些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管在金融稳定性方面会取得什么成果,它们不应对信息和关系资本产生不利影响,因为这会减少中小企业的融资机会。

进一步放开利率。要改善私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机会,需要进一步放开利率。这一举措对这些企业借贷成本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大多数有能力借贷的私营企业所支付的实际利率比中央银行规定的要高得多。企业家还表示,获得融资机会比资金的成本更重要。

允许银行收取交易(和监督)费。由于大多数私营企业规模较小,信息方面不透明,银行向它们贷款的单位交易成本更高。因此,如果银行采用统一的、对不同类型的借贷者不加区分的贷款程序,它们可能会歧视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交易手续费会促使银行根据企业的不同信用情况对项目建议书分别加以考虑。这会鼓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7-03 05:04:56 回复

    地区之间存在着重大差异。对于顺德、成都和温州的私营企业来说,银行贷款是融资的重要来源,但在北京却作用不大。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北京的私营企业最依赖内部融资渠道。在顺德,信用合作社是重要的融资渠道。非正规融资渠道在所有调查城市中都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在北京尤

    1
  • 访客 2022-07-03 09:08:03 回复

    值。3.现金流折现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估值方法,通过预测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资本成本,对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进行贴现,公司价值即为未来现金流的现值。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CFn: 每年的预测自由现金流; r: 贴现率或资本成本)贴现率是处理预测风险的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初创公司的预测现金流有很大的不确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