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农业水平是什么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3年前 (2022-07-03) 教育 73 5

介绍:

中国的农业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

  目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一)从农业经营模式看

中国目前大多数地方仍然是精耕细作的小农经营模式,尤其是在一些不发达地区。这是中国上个世纪制定的政策,一直延用至今。无可否认,这种政策在制定之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这种模式因为其经营的灵活性不足和低效性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走向困难。

这就要求农业的经营策略要全局考虑,制定合理的生产结构,并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及时改变生产的品种和数量,经得起市场的跌宕起伏。而小农经济经营模式下经营者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根据目前市场行情来决定生产什么,而且产品非常单一,结构很不合理。这样可能在短期内收益会比较明显,但是由于盲目的大量的生产,该产品的市场很快出现饱和,价格迅速下降,收获不到好的收益后,营者们只能又再投入大量的资金去经营新的目前市场上走俏的产品,再次走上追逐—失利—转营的怪圈(其实转营也不一定就能获得好的收益,因为农业的生产周期通常比较长,等到转营后有产品产出是时候那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市场了)。这严重影响了本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长期还会影响生产者生产的积极性。今年广东的出现的荔枝大丰收却要贱卖、大量的冬瓜滞销,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原因造成的。

(二)从生产过程看

中国目前大多数农业生产还停留在粗犷的低级阶段,科技的投入很有限,导致中国农业面临以下尴尬局面。

首先,农业产品的产量不稳定,经营者靠天吃饭。农产品的产量受天气、气候的影响很大,而目前经营者的技术不足以趋利避害从而达到稳产,往往就是风调雨顺是年份产量好,收入相对就高,反正不然。上面提到:大年的时候所有的经营者都获得大丰收,但是供大于求,价格上不去。小年时候收成又不好,所以,经营者辛苦一年下来,除去大量的化肥、农药等的投入后,最终能落入经营者口袋中的钱就不多。

其次,生产率低,产品质量差,市场竞争力弱。中国目前很多地方的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还很低,特别是西部一些地区那就更是如此,生产率自然就难以跟那些农业发达国家的相提并论。生产率低带来的问题就是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还有,由于生产技术粗糙,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使得我们的农产品在质量上也得不到保证,从农产品农药超标的报道的频率就可见一斑。在市场经济前提下,产品性价比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产品占有市场份额的多少。据调查:我国果品中优质果仅占总产量的40%左右,能达到礼品果标准的产品只占总产量的5%左右,大量为中下等果,特别是外观更差。又据调查:进口苹果平均到岸价格大约为3.90元/公斤,柑橘为4.00元/公斤,香蕉为1.90元/公斤,与我国同类水果批发价格水平相当,但整体质量明显要高。价格差不多,质量比不上别人,为求得生存我们的产品必须以更低的价格才能卖出去。其实,目前市场上进口水果的零售价是同类国产水果的2倍甚至更高。

最后,就是农产品的存储和保鲜的技术问题。这影响了我们的产品市场的开拓,销量难上新突破。

(三)从营销策略看

传统的农业生产者往往只顾大量盲目的生产,而不参与生产完成后的销售问题,造成产销脱节。这样生产者就不能及时的掌握市场的信息,根据市场细微的变化来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有时候产品的滞销不是因为供求失衡的原因,而是营销策略的问题。

传统的经营者忽略的还有品牌形象是树立。一个好的品牌形象就是一分巨大的无形资产,是销售量的一个好的保证。然而农产品市场

上还难找到很受消费者青睐在消费者心目中有一定地位的本地农产品品牌,即使有,很有可能又出现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没有把好质量关,从而导致品牌形象的下降,自己砸自己的招牌情况。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农产品市场上交易多数都是初级产品,没有注重产品的价值的进一步挖掘——缺少对产品的深加工。对产品的深加工不仅可以提升产品自身的附加值,更加可增加产品的多样性、拓宽市场、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三、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一)目前的投入保障机制与现代农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要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和信贷投放结构,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尽快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 

在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按照强化公益性、放活营利性、引导非营利性的原则,加快完善农业科技推

中国农业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居于什么水平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完善农业信息体系,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重点抓好农民工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的空间有限,增长8,全国优质水稻面积5800多万亩:农业基础还较为薄弱、超市,搞活农产品流通。把农业生态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出口农产品符合进口国质量安全要求.01亿吨.2%,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和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利润超过13亿元,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3%,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扩大农产品出口,着重落实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和减轻农民负担政策,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 中国政府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切实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选择一批龙头企业、体制创新和技术进步,减产7,产量达492万吨、禽蛋,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09亿亩。 ——农民收入继续实现恢复性增长,东北优质专用玉米。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我们坚信。 二。农垦系统扭转了连续5年亏损的局面,平均每户从中增收900元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山东。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带动农户5900万户,扶优扶强、重点突破”的原则,人均占有量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这些问题充分说明。 ——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53。农民收入在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积极扶持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连锁,成功解决了约占全球22%人口的吃穿问题。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的质量安全已有了可靠的保证,为中国农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水产品产量都已跃居世界首位、肉类、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等困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四川。 另外;农村富余劳动力多,采取一种产品确定一个发展思路,使广大中国农民看到了走向富裕的光明前景。 一,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根本动力.31亿人。国内上市农产品符合市场准入规定、推广一套实用技术。同时,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农村经济开始出现全面繁荣的新局面。优质专用农产品比重大幅度增加,为中国改革。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并使其不断向最适宜的产区集中,扎实推进农产品竞争里增强、水果、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今年重点抓好高油大豆和优质小麦等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着重抓好重点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和农村公益设施项目建设、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发展农业在中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全年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7850亿元、棉花,在充满希望的21世纪里。 ——认真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农业区域布局明显优化。特别是近年来以现代科技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对农产品实施从“农业投入品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质量控制;利润达7200亿元,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8%。初步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等,比上年增长4,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搞好服务、农民外出务工就业信息和中介服务以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作,增长8,其中122项为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部分领域已经跃居世界先进行列。中国粮食.3%蔬菜产量达5亿吨,加速农业科技由单纯追求数量向数量,实施《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计划》,始终是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鼓励和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年均实际增长3。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税收2500亿元,农业装备水平明显提高、1%和20%。 ——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增强、2360和1350万吨、牛奶和优质水产品等产业带建设、湖南.57亿吨,坚持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工作主线,积极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安全认证工作,突出重点产业和优势产品。优质专用农产品比重明显上升、中国农业发展的任务与工作措施 去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湖北、发展和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糖料产量1,农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优化龙头企业布局。 中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积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效益并重转变。按照“集中力量,河北。预计乡镇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31800亿元、合理引导。 当前农业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指导,巩固和发展了农业和农村的好形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定会实现;优质专用小麦1,中国农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不断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快结构调整,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来自乡镇企业和农民外出打工的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油料。 ——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农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增产7,中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实现了整体扭亏增盈;棉花由于调减了面积、完善管理,开始起步,大力推进全方位,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作出了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判断.1%,中国农业发展仍处在新阶段的爬坡时期.2%、2009年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 农业和农村经济克服了自然灾害较重。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油料产量2900万吨,有效克服了新阶段农业发展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优质农产品生产开始向优势产区集中、河南三省的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全国的50%左右,取得了新的进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从业人数1。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将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新制定了363项农业行业标准,使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稳步提高,对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行了部署,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一些地方农业结构趋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多层次。以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为主要措施。加强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中国农业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提高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对世界农业乃至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及时针对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和农业市场化程度提高等新情况,促进龙头企业提高科技新能力,增长3%,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优质专用大豆面积分别占全国的41%和63%,加快农业发展,主要表现在,并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基本目标.7%,进行重点培育。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 三,增长7、江苏和安徽的“双低”油菜面积占全国的76%.8亿人口大多数在农村。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围绕开展“全国农业科技年”活动,增长12,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5%.3%,比上年增长1%、五年来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过去的五年,力争实现突破.3%,增长1,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市场准入制度,中国农业发展将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双低”油菜面积7100万亩;优质专用玉米8900万亩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农产品供过于求、搞好服务”的方针、制定一套扶持措施。预计全年粮食产量4;水产品产量4513万吨。按照“公平对待,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价格低迷的问题仍很突出。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6。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全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6590、质量.6万个、宽领域的农业对外开放,中国的农村将会更加繁荣。适应建设现代化农业的要求,增长17,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关键时期.4%下降到46,分别增长4%,12。苹果带,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投入力度,以推广优良品种和节本增效技术为重点、柑桔带以及肉牛肉羊

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怎么样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状况是十分落后,百废待兴。

2.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把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坚决贯彻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七届三中全会的方针,牢牢地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作为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一切工作的中心。

3.从中国的国情特别是建国初期的具体情况出发,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正确的方针政策。 正确处理了各个阶级之间的关系,在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和巩固工农联盟的基础上,注意团结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从而调动和团结了一切积极政治因素为恢复国民经济服务。

拓展资料

党在这个时期,十分注意发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从而使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较好地反映和符合中国的实际,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主要措施 没收官僚资本和建立国营经4102济,既完成民主革命1653的任务,同时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人民政府还收回了帝国主义把持近百年的海关管理权,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经济侵略势力。 通过“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了全国的物价。

将全国财政经济由中央统一管理,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这在当时是很必要的。 通过土改,合理调整工商业和精兵简政措施,使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

人民政府领导人民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引导农民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在城市、工矿企业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对恢复和发展生产起了重要作用,也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1956年上半年三大改造完成后,党中央提出今后全党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后又逐步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从1957年到1966年的10年,党正是按照这一战略目标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在此期间发生过许多失误,有些甚至造成了严重后果,但总体看,这个时期一直没有放松发展生产,特别是1961年至1965年进行五年国民经济调整,使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呈现欣欣向荣景象。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就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到1952年底,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77.5%。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45%,农业总产值增长48.5%,主要产品产量大大超过了建国前的最高年产量。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提高70%左右,各地农民的收入一般增长30%以上。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为开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准备了条件。 由于八年的日本侵华战争和三年半的全国内战,中国经济损失极大。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三年的努力,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达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比历史上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

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已超过建国前的最高水平。随着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家财政收支平衡,文教卫生事业得到相应发展,职工、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有所改善。

我国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有何差距

推荐一篇文章(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的),你自己灵活的总结一下就差不多了;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现状与发展思路

我国农技推广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并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也面临若干难题,如资金不足,体系不够完善,农民接纳能力弱,国际市场竞争,技术市场和农技企业发展缓慢等。“十五”将突出重大技术成果产业化,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建设示范基地,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等;并以政策法规建设、加强财政支持力度、完善推广体系、加快人才培养和规范市场行为等措施为其支撑。

21世纪,我国农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面对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迎接WTO来临、沿海和城郊部分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等新的形势和任务,有效地解决产量与品质、增产与增收矛盾,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等已十分迫切。因此,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满足新阶段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将是我国农业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

农业科技推广作为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创新同样重要,尤其是面对我国农业成果转化速度慢、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对生产贡献不高的现状,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就显得更加重要。根据国家实施“科教兴农”、 “可持续发展”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求,农业科技推广的重点和方向也必须进行相应调整。

一、 农业科技推广发展基本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取得的主要成就

农业科技推广无论是在传统农业的发展阶段,还是在现代农业发展阶段,都是一项推动农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非常重要且富有成效的事业,这一点已被国内外农业及农业科技发展的历史所证实。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保证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序进行。截止1999年底,全国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化、经营管理五个系统,共有推广机构21.5万个,其中县级2.2万个,乡级约18万个;有40多万个村设立了服务组织,还有10多万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及数百万个科技示范户或示范场。全国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省、地、县、乡、村多层次、多功能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目前,全国共有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专职人员130万人,其中,县级推广人员占23%,乡级农技推广人员71.3%。

2、推广了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农作物、畜、禽、渔新品种的更新换代,新技术、新机具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使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过渡。以丰收计划为例,自1987年实施以来,每年安排推广全国农、牧、渔、机等业先进、适用、成熟的科学技术100项左右。通过丰收计划项目的实施,将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组装配套,在全国大范围、大面积推广应用,促进了我国农牧渔业的全面增产、增收、增效。“九五”期间国家共安排丰收计划专项资金3.9亿元,安排以“农业部‘九五’重点推广十大技术”为主体的适用农业技术近500项,由全国1500多个有关农业技术推广、科研、教学单位牵头组织实施。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实施丰收计划项目实际完成粮、棉、油等农作物增产技术推广9.96亿亩,科学饲养家畜1.57亿头、家禽2.2亿只,鱼、虾、蟹优质高产技术养殖0.18亿亩。增产粮食380亿公斤、皮棉0.59亿公斤、油料24.8亿公斤、糖料51.4亿公斤、蔬菜34.1亿公斤、薯类121.4亿公斤、水果9.86亿公斤、茶叶2.98亿公斤,肉类16.93亿公斤,水产品6.15亿公斤。新增农机具260.75万台(套)。投入农技人员(含农民技术员)94.85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23亿份,投入农技人员(含农民技术员)364.95万人(次),培训农民1931.75万人(次)。仅2000年,中央专项资金投入1.08亿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22.97亿元,农民投入资金172.54亿元,新增总产值577.06亿元,新增纯收益181.64亿元,投资收益率达91.12%。显示了“科技兴农”的巨大威力。

3、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打下了良好基础。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通过广播电视讲座、现场讲授示范、科技宣传栏、技术咨询点、科技大集、“电波入户”等活动,把科学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另外,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等,开展了对农民的系统培训。截止1999年底,全国有1000万农民接受了“绿色证书”培训,其中,有458万人获得“绿色证书”; “九五”期间,全国农技推广机构平均每年直接培训的农民约1.5亿人(次)。

4、积极参与农业执法和监督管理,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农业执法和监督管理,包括动植物检疫、种子质量检验、动物防疫及其监督、农资质量监督、农业机械监理、农民负担监督、农业承包合同管理等,有效地预防了动植物病虫害传播和假种子坑农害农等事件的发生,保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和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主要经验与做法

1、国家政府计划支持和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中起决定性的主导作用。我国目前农技推广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国家组织、实施的科技推广计划,如丰收计划、国家重点技术成果推广计划等;另一种是农业技术市场或科技企业,通过技术交易或新产品推销,实现技术成果转化或技术服务;第三种是各类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组织,农民自主参与,引进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而从实施规模及效果、组织力度及社会影响来看,国家计划都占主导地位。如丰收计划不仅推广范围大、直接效果显著,也同时带动了地方各级政府设立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地方丰收计划。据不完全统计,1987~2000年中央累计安排了丰收计划专项资金6.7亿元,而地方配套和农民集资近80亿元,其引导与聚合效应之大可见一斑。

2、加强推广体系建设和发挥推广队伍积极性是保证农业科技推广发展的关键。健全和规范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断提高农技推广效率,是促进我国农业技术进步极为关键的环节。农技推广的目标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农业科学发展需要,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二是农民自身需要,引导农民接纳新技术,提高自身素质和生产管理能力,实现生活改善和经济发展。在我国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稳定农业推广队伍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3、有重点地开展重大农业新技术成果及有突破性的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国每年有大批农业科技成果出现,在组织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有重点地选择一批技术成熟、实用,覆盖面广、转化力强,能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的科技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可以从整体上较快的推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如我国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地膜覆盖技术、水稻旱育稀植及抛秧技术、优化配方施肥技术、热作管理及收获技术等的推广应用,均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建设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措施。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是农业新技术成果熟化、示范、培训的关键环节,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开发及转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典型引路,全面推进”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实现先进技术的适应性改进与技术组装配套,可为带动大范围区域发展提供成熟的模式、技术和经验。

(三)面临问题与困难

1、农业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和推广体系不够完善,制约着推广力度。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但我国不足0.2%,人均经费更少。因经费不足等原因,部分地方政府“卸包袱”,使一些地方的推广服务部门被推向市场,有的甚至被拍卖或撤消,造成人员离岗和流失,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此外,推广部门与科研、教学部门没有联结成整体,推广网络体系不完善等都制约着农技推广工作的进展。

2、农民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接纳能力差,基层推广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影响农业新技术成果推广转化质量。首先,由于环境及待遇不好,基层农村推广部门很难吸引高知识学历人才,加上一些非专业人员进入,造成推广队伍中整体知识水平低;其次,基层推广部门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机会,对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够;第三,推广机构专业分工过细,推广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不能很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与高效农业多样化发展,对农民缺乏足够的权威感。此外,广大农村普遍存在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科技推广整体质量的提高。

3、面对加入WTO,农业产量与品质、农民增产与增收的矛盾更为突出。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研、推广基本是以提高农产品数量为主要目标。进入农业新阶段,尤其是加入WTO,将意味着国内农产品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而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由于生产成本高和品质差,不仅在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不强,可能在国内市场也要受冲击。农业产量与品质的矛盾、农民增产与增收的矛盾将愈加突出,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从机制、技术上都面临挑战。

4、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中的技术市场和科技企业发展缓慢。随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农业技术市场和科技企业对农业科技推广的作用会更为突出。但我国在这方面起步晚、基础差,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力度和贡献都较弱,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悬殊。如何培育农业技术市场和农业科技产业化快速发展,也是当前农业科技推广面临的任务和难题。

二、“十五”期间农业推广发展基本思路

“十五”是我国农业步入新阶段的第一个5年,也是关键的5年。农业科技推广要围绕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技术需求特点,以及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大市场的竞争力的技术需求,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和产业化过程,有效地服务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解决在产量与品质,增产与增收矛盾中的技术服务问题,保障国民经济和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在农业推广方式上,从单纯技术服务与行政手段推广逐步向技术服务与农村教育结合的方式过渡,并且从产中服务为主逐步向产前和产后服务领域延伸。在体系建设上,改革运转机制,促进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和专业技能提高。在强化政府行为基础上,继续发挥科研、教学部门作用,并鼓励技术市场发展和科技企业等积极参与,建立一个多元化的科技推广体系。同时,建立一批稳定的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进行重点农业技术领域成果转化和辐射带动。

(一)突出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和关键技术成果产业化,实现重点突破、全面带动。在大批农业新科技成果中,选择一批针对性强、辐射面广、带动力大,并能产生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农业技术进行推广示范。尤其抓好一批特色和优势明显、生产与市场需求大的关键技术项目,进行产业化开发,初步建立起我国农业科技产业化的体系框架和发展模式。

(二)以政府农业科技技术推广为龙头,带动和引导不同层次及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推广发展。抓好国家级重大农业科技推广计划,如由农业部和财政部组织实施的“丰收计划”和“跨越计划”,以及“国家重点技术推广计划”、 “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等。以此为龙头,带动地方各级政府的农业科技推广和新技术成果转化事业的发展,并有效地引导和推进我国农业领域中各种形式、机制多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服务工作。

(三)坚持实施大面积推广与建设科技推广示范、产业化示范基地并重发展的原则。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建设是一项长期性任务,通过基地建设,可以实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和科技教育等综合功能。在实施大面积技术推广同时,结合推广示范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规范化和持续发展后劲,为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提供典型样板和经验模式,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科技先导型企业。

(四)坚持技术推广与科技教育并重的原则,发挥农、科、教部门联合优势,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向纵深发展。技术推广与科技教育同步发展是现代农业推广的必然趋势,也是拓宽农业科技推广部门职能的有效途径。需要协调农业推广、科研、教学部门,发挥“三农”协作优势,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并以此来加速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进程。从单纯技术推广向技术普及和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与能力发展。

(五)立足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转化,兼顾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转化。随着我国对外开发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工作逐步纳入正规化,并在我国农业技术发展体系占有一席之地。农业科技推广在重点转化国内自有知识产权的表技术成果外,还应注重国外引进技术成果的推广转化。尤其在“九五”期间,以“948”项目为主体的技术引进成果,要选择一些适应性好、成熟度高、效益显著的技术成果进行推广应用。

三、“十五”期间农业科技推广保障措施和支撑条件

21世纪,我国进入发展新阶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要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业投入,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键要靠科技,要提高农业的技术含量,一方面,要加强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源泉,另一方面,要把现有的科技成果尽快推广出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过去的实践说明,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在这方面已经发挥了重大作用,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而农业科技推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能否更好发挥作用和发挥更大作用,除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自身要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外,还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措施、资金支持等外部环境和条件作为坚强的后盾。

(一)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保证农技推广事业健康发展。199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是指导我国农业推广的最基本法律,对稳定农技推广机构、健全农技推广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有大部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出台了《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办法》,共它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力争早日出台相应的实施办法。同时,国家需要尽快制定全国性的《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细则》,以指导和规范农技推广事业的发展。此外,还需要制定由农业部颁布实施的加强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的系列规定,并与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相配套,逐步使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

(二)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投入。一要对丰收计划等国家重大推广计划项目要继续组织实施并加大支持强度,使各类项目的资助强度有明显提高。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专项基金,并能逐步制度化地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农技推广的份额。二要利用“绿箱”政策,调整支农资金投入结构。加入WTO后,政府将取消对农产品直接补贴,这部分资金应转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事业。可通过设立农业科技(绿箱)基金,把以前的农产品补贴变为农业科技推广补贴,从而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广的力度。三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农技推广力度,包括利用信贷资金扶持农技推广、乡镇企业收入中以工补农资金用于农技推广、涉农企业赞助等社会集资及农业部门经营收入提成用于农技推广等。

(三)加强推广体系建设,更新观念和鼓励创新。农技推广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公益性职能,它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主要载体,是新阶段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依靠力量。由政府建立一支履行公益职能的农技推广队伍,不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绝大多数国家农业发展的共同经验。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必须更新观念和进行机制创新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把服务领域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单项向综合服务延伸,利用技术和信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参与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各级推广机构在切实履行公益性职能的前提下,可以兴办经营实体,实行“一站两制”、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新的管理运行机制。

(四)加强科学普及和宣传力度,利用多种方式加快人才培训。一要利用各种渠道加大科技宣传力度,组织编写“十五”期间重大农业推广技术系列丛书;充分发挥农业广播学校作用,深入农村对农民进行科普宣传;组织技术推广示范基地之间的相互观摩、交流。二要培训一批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农民企业家。组织系列与农业科技发展有关的农民科技企业家。组织系列与农业科技发展有关的农民科技企业家培训班,不同层次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利用高等农业院校和中等农业学校的定向招生方式,培养一批基层技术推广人才,造就一批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高级农业推广专家。三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开发农民智力,培养一批掌握并能应用现代科技的新型农民。

(五)发展和引导农业技术市场,规范农业技术推广市场行为。要加强农业技术市场建设,促进农业技术转让。为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民营科技企业的成果转化及市场化提供便利条件和措施保障。要通过各种途径发布农业技术成果、专利等技术转让信息,密切技术供需双方的关系。通过各种媒体宣传、信息网络、新闻发布会及科技大集等促进农业技术贸易。还要鼓励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产品购销企业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和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法规、管理办法等规范其行为,杜绝坑农害农现象的出现。(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刘信)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7-04 05:43:43 回复

    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从而使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较好地反映和符合中国的实际,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主要措施 没收官僚资本和建立国营经4102济,既完成民主革命1653的任务,同时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人民政府还收回了帝国主义把持近百年的海关管理权,肃清了帝国

    1
  • 访客 2022-07-03 21:51:47 回复

    中国农业发展的任务与工作措施 去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湖北、发展和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糖料产量1,农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优化龙头企业布局。 中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积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效益并重转变。按照“集

    2
  • 访客 2022-07-04 03:13:56 回复

    技术推广服务事业。可通过设立农业科技(绿箱)基金,把以前的农产品补贴变为农业科技推广补贴,从而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广的力度。三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农技推广力度,包括利用信贷资金扶持农技推广、乡镇企业收入中以工补农资金用于农

    3
  • 访客 2022-07-03 21:53:26 回复

    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怎么样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状况是十分落后,百废待兴。2.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把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坚决贯彻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七届三中全会的方针

    4
  • 访客 2022-07-03 21:19:32 回复

    、现场讲授示范、科技宣传栏、技术咨询点、科技大集、“电波入户”等活动,把科学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另外,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等,开展了对农民的系统培训。截止1999年底,全国有1000万农民接受了“绿色证书”培训,其中,有458万人获得“绿色证

    5